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事业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世界奇迹”,部分成效得益于《摆脱贫困》一书。习近平撰写的《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这笔“精神财富”历久弥新。该书论闽东之事,谈天下之理,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的战略思想、理论观点与实践方法。从政治发展、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维度系统回应了东部沿海地区摆脱贫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是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价值遵循与实践指南。
摆脱贫困要消除精神和思想贫困。解放思想与转变观念是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开篇即提出“弱鸟先飞”、“扶贫先启智”的意识,同时,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的伟大号召。基层干部要从精神与思想层面摆脱贫困,在改革开放意识与市场竞争意识方面来一次彻底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要想实现思想领域的“先飞”,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在工作一线要培养一种水滴石穿、敢闯敢干、默默奉献与革命老区的时代精神,让观念“先飞”,让思想“先行”,补齐短板,做足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摆脱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贫困。
摆脱贫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调查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结晶。书中强调了“实地调查”、“四下基层”在体察民情与深入一线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良好作风。摆脱贫困的关键就是要“接地气”,真实地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诉求,搜集和寻找“真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科学研判,形成重要的调查报告。该书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过程中进行的大量基层调查,例如,“弱鸟先飞”思想、“大农业”理念以及系列经济发展思路等。这也印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观点。
摆脱贫困要立足实际,靶向治疗。摆脱贫困绝不宜“手榴弹炸跳蚤”,而是要立足实际,靶向治疗。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就必须因地制宜地找对路子,把控方向。该书大篇幅描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宁德地区提出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效益”指导思想与实践方案,与2013年在湘西视察时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一脉相承。实践效果充分表明,任何时期摆脱贫困都要理清思路,统筹整体与局部关系,立足当前实际,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把贫根。
摆脱贫困要须密切联系群众。该书收录的29篇重要文章中,“群众观点”摆脱贫困过程中的最大亮点。习近平以宁德的实践指出,脱贫致富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来摆脱贫困。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就要学会眼睛向下看,放下架子,主动上门,深入基层和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获取真正和营养,这就是摆脱贫困的政治智慧与实践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是对全球减贫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贫困治理领域诸多重要论述,这些新论述与《摆脱贫困》中的观点前后相应且互为补充,为2020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精神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