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从知耻走向尚荣?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悔恨是人们由知耻走向尚荣的心理转折点。而这种转化又以知耻为道德前提,即个体已有善恶是非观念,且处于祛恶向善的待发点上。如此,这种道德心理转化才成为可能。[详细]
在我们这个时代,好教师的标准是怎样的?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怎样理解“好教师”?我们的教育本身是在促进教师不断优秀,还是通过一些拙劣的制度和无良的做法使得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难以逾越一些障碍?作为教师,在现行的体制和现状下,我们是否追求做一个好...[详细]
在这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一些人追求道德至善的同时,难免有另一些人对道德产生怀疑、不屑甚至践踏。道德底线说的不断张扬及其与道德至善论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在“至善”的高标与“底线”的坠落之间徘徊犹豫,不知何去何从。道德教育要培养道德圣徒还...[详细]
现代社会日益走向多元,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元社会一方面要张扬个性,倡导价值多元;另一方面又要维持道德的共识,保持社会的统一。多元社会道德教育既要坚持基准伦理,重建道德共识,又要培养道德主体的选择判断能力和宽容意识。二者依赖于公共领...[详细]
无论伦理道德的理论阐释还是实践,必须处理身/心、灵/肉、精神/物质、欲望/理性、自我/他者之间的关系,以安置身体,引领欲求,进而建制社会组织与秩序。其间,身体是伦理道德话语编织的结,是德性得以展现的实践模式及抱慰个体心灵的核心,是虚拟生存个体...[详细]
由于家庭德育观念存在着严重的“儿童忽视”问题,我国的家庭德育陷入了困境。面对着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转变家庭德育观念??“学会关心”,不仅要家长们学会真正地关心孩子,也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它包括以下几点:要有理性精神既懂得理性施爱;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