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教育 > 文章详情
哲学不断改变着教育理论的样貌
2018-03-01 作者:简成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教育学自19世纪赫尔巴特以降,已逐渐从人文学蜕变成社会科学,再加上统计、计算机软件包的发展,以实证、证据导向为基础的量化研究在20世纪中叶已蔚为主流。教育学理论的样貌也因之改变。与此同时,现象学、诠释学、民族志等田野研究传统及批判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西方世界也为质性研究开创了另一视野。而另一方面,自库恩以降的新科学哲学传统,也不遗余力地反思逻辑实证论。教育研究者若没能体现实践理论的精神,纵使运用多元的研究范式,也无助于教育理论的建构和指导实践的功能,从而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孤悬。从我国台湾地区经验的反思中大致可归结出三种类型的教育理论:一是教育口号、隐喻、理念的陈述,其重点在于澄清与论证;二是教育经验科学的实证研究,重点在于开拓新知;三是对教学、办学的建言,重点在于实践智慧的开拓。教育哲学宜加强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辑自《教育学报》2017年第4期简成熙《哲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范式之关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