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成果平台 > 文章详情
探音研韵 历久弥新——评《汉语音韵讲义》
2016-12-21 作者:郑伟 来源:《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2月14日 10 版)

  《汉语音韵讲义》(以下简称《讲义》)最近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重印了,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讲义》是汉语音韵、方言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很受老师和学生欢迎的教材。

  《讲义》一书的两位作者:丁声树(1909—1989)、李荣(1920—2002)两位先生,都是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卓著的大家。

  丁声树先生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由沈兼士教授推荐,旋即进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编辑员、副研究员,并曾和董同龢、吴宗济、杨时逢一起,跟随当时的语言组主任、留美归国的赵元任(1892—1982)做过多次方言调查,足迹遍布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1949年以后,丁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丁先生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在训诂学、语法学、词典学、音韵学、方言学等领域均有超凡建树。李方桂先生对丁先生作了如下评价:“他聪明过人,理解能力很强,刻苦钻研现代汉语、语言学等学科的全部知识……他在西方语言学和中国语文学方面是训练最好的人。”(见《李方桂先生口述史》)丁先生早年所撰《释否定词‘弗’‘不’》(1934)、《诗经‘式’字说》(1936)、《诗卷耳芣苢‘采采’说》(1938)、《论诗经中的‘何’‘曷’‘胡’》(1942)、《‘早晚’与‘何当’》(1948)等论文,篇篇精彩、字字珠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61)、《现代汉语词典》(1961年试印本)也都是在丁先生的主持下编成的。方言调查与研究方面,丁先生曾领导过河北张家口、昌黎两处的方言调查,其中《昌黎方言志》的初版、新版分别由科学出版社(1960)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印行。《河南省遂平方言记略》《方言调查词汇手册》(均见于《方言》1989年2期)则在先生逝世后才刊出。音韵研究方面,除了《讲义》(1957)、《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58)两部专书(其中《讲义》的内容最早在《方言》1981年4期正式刊出),先生还写过《‘碚’字音读答问》(1943)、《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