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风建设 > 学术评价 > 文章详情
首届“东亚学术评价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2015-11-30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教育

     2015年11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学术评价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召开。来自韩国、日本、港澳台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学术评价领域专家学者约50人参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本土、多元、共通——东亚学术评价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上,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中韩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报告》;东亚各国/地区学术评价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当今学术成果评价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共同研讨了东亚学术评价的现状与未来。


东亚学术评价国际研讨会会议现场

    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宝瑞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致开幕辞。他指出此次东亚学术评价国际研讨会意在推动东亚地区各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于东亚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兼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钱蓉对书报资料中心和评价研究中心的发展状况和学术评价探索进行了概要介绍。评价研究中心研制的《中韩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报告》于会上发布,对中韩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了期刊评价的个性与共性,并倡导中韩学术共同发展,共同推动学术期刊发展的未来。

    研讨会第二阶段为东亚学术评价现状专题报告会,中、韩、日和台湾、澳门地区的学者对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评价进行了介绍。韩国研究财团学术基础振兴组组长金贤哲、高级研究员尹爱兰作了《韩国研究财团学术期刊评价项目》的会议交流;日本成蹊大学国际传媒副教授浅野法子介绍了日本学术评价现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继元教授、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李晓轩、台湾大学经济学系特聘教授王泓仁等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学术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专题报告。

    在会议第三阶段的学术评价建设与发展论坛上,韩国国立木浦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禹济昌、韩国东亚未来研究院院长金胜一、韩国世明大学媒体创作系教授金基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继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任刘益东、台湾大学文学院图书资讯学系黄慕萱等学者就学术评价建设与改进问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在第四阶段学术研讨中,中外学者就各自的会议论文进行了介绍和交流。围绕东亚学术评价进行了自由研讨。与会者普遍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应该从东亚本土的历史文化出发寻找普遍性价值,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探索构建科学、完善、多元的学术评价体系,改变“西强东弱”的局面,积极与世界对话,在国际上争取东方的学术话语权。

    东亚国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联系,孕育了各自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在当代,东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迅速发展,以东亚文化圈为背景,对东亚各国学术成果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是繁荣学术发展的基本保证。这是东亚地区举办的首次国际学术评价研讨会,对评价研究中心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必将加强东亚各国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探究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研究的时代特征及国际化大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