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中国承担了拉动全球经济的角色——专访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珀金斯
2015-11-18 作者:冯黛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11月15—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全球金融改革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发挥的作用等,专访了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德怀特·H.珀金斯(Dwight H. Perkins)。

  全球走出经济困局尚需时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刚刚落下帷幕,此次峰会主题为“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相比2014年主题“促进全球经济恢复与增长”,增加并强调了全球协作的作用。您怎么看待这一改变?

  珀金斯:现在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球经济停滞不前,尤其是欧洲国家;美国在缓慢恢复,虽然步子慢,但至少是在恢复;日本也无力摆脱这一困境,在刚刚发布的新闻中提到,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萎缩了0.8%,日本经济再次滑入衰退轨道。面对这样的全球经济背景,各国领导人需要坐在一起,交流看法、商讨对策,讨论如何通过合作来解决这些困境。

  当然,由于近日的巴黎恐袭事件,很显然,如何打击恐怖主义也成为2015年峰会主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造成现在全球经济停滞、增长乏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珀金斯:要从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中恢复,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高收入国家造成了严重打击,这些国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虽然欧美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摆脱困境,但相比之下,只有美国的政策较为成功,欧洲国家的政策则比较差,主要原因是欧洲的救市政策与债务问题搅在了一起。当他们真正需要推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却花费很多时间缩减消费以维持预算平衡。

  还有老龄化问题,这是经常被很多人忽略的方面。老龄化问题在欧洲国家以及日本都很严重,是造成其经济恢复迟缓的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报》:正如您所提到的,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采取了对策以挽救经济,但似乎还是困难重重。

  珀金斯: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包括我本人,都认为消费一揽子规模应该超过刺激一揽子规模,美国的消费一揽子虽然大于刺激一揽子,但是前者还不足够大,当然美国国会不会通过这样的方案。

  日本事实上采取了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施行的量化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单靠货币政策就能解决的。日本虽然试图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没有在其他方面如财政政策、政府消费等方面刺激经济,所以无法实现经济增长预期。

  而欧洲根本就没有出台经济刺激方案,欧洲央行的政策一直偏保守。从德国来看,该国依然没有忘记20世纪20年代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至今存有阴影,德国的财政官员要做的就是确保不再发生通货膨胀,所以,量化宽松政策根本无法引起德国的兴趣。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看待俄罗斯的经济情况?

  珀金斯: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出口的价格波动很大,而全球又处于经济衰退期,所以自然资源出口面临困难,出口价格大幅度降低,这对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国家的经济来说,会造成很大打击,这一点俄罗斯首当其冲。目前,石油供应市场并不短缺。所以,现在俄罗斯急需重组其经济结构,改变对自然资源的单一依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界金融体系仍将由大国操纵

  《中国社会科学报》:每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都会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有学者认为,现有的全球金融体系需要改革,为所有国家包括新兴经济体提供一个公平的角斗场,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珀金斯:大多数人认为,现在全球金融体系特别是美国,没有发挥什么建设性作用,尤其是这几年,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应该在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更多权力,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很快改变。国际金融体系依然会由那些拥有大型国际金融市场的国家操纵。

  《中国社会科学报》: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透露,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已是几成定局,这对中国以及世界金融体系来说,会有什么影响?

  珀金斯: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现在还只是第一步,自然不会看到其对国际市场、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实质性影响。但随着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增多,人民币市场会逐渐扩大,自由兑换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演讲中强调“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珀金斯:坦白说,当全球经济处于衰退的时候,中国在其中承担了拉动经济的角色。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很成功。我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会继续增长,不可能进入衰退阶段,其增长率保持在5%—6%是正常的。我在20世纪70年代去过中国,那时候交通还很落后,高速公路更是少有,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还有机场建设、铁路建设,都取得很大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会不会有新的增长点出现?

  珀金斯:中国需要更多投资的领域是环境治理。环境治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当然,环境治理并不会带来快速的经济回报,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在消除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我看来,工资水平的迅速提高、服务业发展以及持续的住房需求等,会让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人认为,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这样的机制意义并不大,您怎么看?

  珀金斯:他们应该想一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世界会是什么样?面对国际问题,无论是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都需要各国合作解决,这就需要领导人面对面讨论。在这样的领导人峰会中,常常有很多非正式会晤。我认为,峰会为领导人创造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渠道。

  (中国社会科学报波士顿11月17日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