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风建设 > 学术评价 > 文章详情
评价功能具有相对性
2015-09-29 作者:钱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专著和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两种主要载体形式,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各自地位如何?对此,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成果载体是论文,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专著的地位相对较高。笔者以为,在这里仅仅满足于泛泛而谈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计量指标,用来比较不同学科中论文与专著的相对重要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主要和最全面的学术文献数据库当属ISI Web of Science。该数据库把学术文献划分为若干类型,包括Article(原创性论文)、Book Review(书评)、Editorial Material(编辑材料)、Meeting Abstract(会议摘要)、Review(综述)等。实际上,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某一学科书评的数量(以下简称NB)与该学科原创性论文的数量(以下简称NA)的比值(以下简称BA),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学科中专著的相对重要性。其原因在于,只有学术专著的地位较高,才会有更多的研究者愿意为其撰写书评,也才会有更多的学术期刊愿意刊发这些书评。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种情况是:学术水平存在争议的专著会导致一些批评性书评的出现,但笔者以为,这种情况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BA指标设立的相对合理性。因为如果某一个学科的研究范式非常清楚明确,其专著的内容主要是将在学术论文中已研究清楚的问题重新整理而成,那么对这种类型的专著的批评就只需要勘误表,大概不需要再写书评了。相反,正是因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专著明显地能够提供比已发表论文更多的知识,因此,书评对学术专著的批评本身就在增进这些学科的新知识。

  接下来笔者就运用ISI Web of Science 2000年到2015年的数据统计和计算出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农学、外科学共12个学科的NB、NA、BA,见下表1(按BA从大到小排列,本次检索日期为2015-7-17,下同)。

  兼顾合理与方便的原则,并结合一些相关领域专家的定性分析(限于篇幅,相关定性分析文献出处未在此处列出),我们可以设定BA的三个阈值:1、0.1、0.01,从而把上述十二个学科划分为四个类别,具体结果见表2。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类的知识向来有二分法与三分法之争,二分法即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这种划分方法是世界各国学科建制的主流,三分法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一划分方式在图书馆学和文献计量学中运用较多,如著名的ISI Web of Science中三个最主要的子库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学科引文索引),就分别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文献。笔者以为,以上二分法和三分法各有其合理之处,因为一方面,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存在明显区别;而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界限尽管很难绝对划清,但仔细地辨析,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根据表2的内容划分,第一列即典型的人文学科,在这些学科中,学术专著相比论文往往在知识传承与创新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第二列即社会科学(狭义),对这些学科而言,论文和专著都很重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哲学被列入了社会科学(狭义),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看,应该也有一定合理性。因为现代哲学更多地以逻辑学为基础,与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存在很大区别。第三列是中间科学,如心理学,其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性。对于中间科学,论文更重要,但专著也有一定价值。第四列是自然科学与技术,这些学科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就只有论文。

  当然,仅仅停留在学科大类上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继续细化,分析各个二级甚至三级学科中论文和专著各自的相对重要性。这里以心理学为例,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心理学有如下二级学科:心理学多学科、实验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数学心理学等,下表3分别列出了这十个心理学二级学科的NB、NA、BA值。

  如果我们运用上面所设定的阈值,可以把这十个心理学二级学科分为两类:一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我们可以认为在心理学的所有二级学科中,学术专著在这一学科的学术评价中的地位最高;另外九个二级学科可以都划进中间学科这一类。但考虑到生物心理学的BA值已非常接近0.01,因此,我们在这个学科的学术评价中,相比其他心理学二级学科,应更注重论文。

  对于社会科学计量分析的方法论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只有计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但没有计量分析也是不行的,这个道理应该也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要“胸中有数,这就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而如果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其二,测量有不同水平,绝对量的测量是测量,但相对量的排序也是测量。社会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计量水平往往较低,但测量的水平低,其政策意义却不一定低。比如,中美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比较可以用货币比价、购买力指数等进行绝对量的计量分析。但更为重要的是排序分析,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美国的综合实力尚有较大差距。这种基本的排序分析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当前极其复杂的国际竞争和国家博弈中做到游刃有余。其三,定量分析一定要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比如,本文中的计量分析主要具有排序的意义,只能合理推论出专著在一些学科的学术评价中要比在另一些学科中显得更为重要,但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必须结合一些相关领域专家的定性分析结果,才能合理地推论出另一些具有确定意义的结论。

 

  (本文系2015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校社会科学学术评价问题研究”(ZCGJ27-15)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