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16日在北京发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评价报告2015》,旨在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权威评价体系。
该报告从学科的基本情况、发文情况、作者情况、关注热点和存在问题与建议五个方面,从形式到内容完整展现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状况。
据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于2014年11月启动了这一报告的编制工作,先后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编译局、《求是》杂志社等20家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或征求意见,与40余位知名学者进行了4轮17场次的座谈,对14种主要期刊、3.7万篇论文、500余家发文机构及6类作者群体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形成了这份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副主任姜庆国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历史学、法学、国际政治学、中国经济、金融学和综合等八个学科或专题期刊评价报告的研究和写作目标,此次率先发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的评价报告,力争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推出另外七个学科或专题期刊的评价报告。
全国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当天的发布会。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评价体系是构建话语权的重要内容,这一报告的发布将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规范办刊、规范治学起到推动作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学与出版处田敬诚强调,我国期刊论文发表应当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为最终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底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该中心在2014年11月22日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