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成果奖励 > 通知公告 > 文章详情
教 育 部 司 局 函 件 关于征集《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稿件的通知
教社科司函 [2006]152号


有关高校科研(社科)处、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拟获奖成果作者:
  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的领导下,评奖办公室经组织专家评审,共产生拟获奖成果427项,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107项,三等奖294项。拟获奖名单经奖励委员会审议通过,已于2006年10月19日在《中国教育报》、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www.sinoss.net)进行公示。为宣传获奖成果,我司决定编辑出版《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书编辑目的
  集中展示2001-2004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部分优秀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和面貌。
  二、每篇简介的主要内容
  每篇拟获奖成果的简介,以原来申报时所填的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表》为基础进行修改,主要内容应包括:
  1.拟获奖成果的基本情况。如成果名称、出版社或报刊名称、出版或发表日期、作者姓名及主要成员和所在学校、学科门类和获奖等级等。格式举例如下(顶格):

《中国通史》(多卷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

历史学特等奖

  特别注意:请作者仔细核对成果原件,若发现在《中国教育报》及网站上的公示有误,请以成果原件为准,并及时告诉我们,以便更正。作者中已去世的应给其姓名打上黑框。
  2.正文。正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篇章结构;(2)基本观点;(3)成果创新之处和意义;(4)成果的效益及社会反响。
  正文的写作形式不拘,但希望尽量做到通俗、简练、生动。
  正文字数:论文类一般不超过800字,著作类一般不超过1200字;获一等奖的成果最长不超过1500字。宋体,小4号。
  介绍成果的创新之处、意义和社会反响部分要求准确客观、实事求是。
  三、稿件的撰写和报送
  1.请拟获奖成果作者按上述要求完成初稿并用WORD格式录入软盘,于2006年11月20日前交学校科研处。
  2.请有关高校科研(社科)处将本通知传达至拟获奖成果作者,督促作者及时完成稿件撰写,并对原稿按上述要求进行认真审核。
  3.有关高校科研(社科)处将所有拟获奖成果作者的稿件收齐后,进行必要的审核及文字整理,于2006年11月25日前,将电子文本用E-mail报送至pingjzx@hep.com.cn;审核盖章后的原稿请用特快专递报我司成果处。通讯地址:北京西单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成果处(邮编:100816);电话:010-66097561。
  4.本通知除发传真外,不另邮寄书面通知,需要时可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网址:www.sinoss.net)下载。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OO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