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对话”网刊发了英国艾克赛特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安德鲁·汤普森(Andrew Thompson)的文章《文化不是奢侈品,它是经济的基础》(Culture is not a Luxury, It is an Economy’s Bread and Butter)。文中提到,文化价值一直是一个难以捉摸、难以量化的东西。很多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时,都会避开文化这一因素,但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的,很多经济领域的成功案例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让文化回归,成为经济学理论中的主流也是当务之急。围绕文化的功能,文化是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文化价值被低估
“近期,欧洲很多国家都在削减文化领域的公共预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普通民众还根本不了解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汤普森说,“文化存在的价值有两种,一是内在价值,像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和图书馆等既可以丰富人们的内心生活,还可以传播人文主义精神。二是实用价值,例如游客游览文物古迹、参观博物馆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已成为当前抗击经济衰退的重要驱动力。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两种价值中所包含的一些局限性,使它们未能形成一个整体”。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贾森·博茨(Jason Potts)在谈及文化价值如何在经济中体现时对记者说:“文化与其他任何商品或服务都是一样的,即通过消费市场来显示其经济价值,而当前文化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失灵’,文化所带来的价值还不能只用货币或利润来衡量,经济学家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外部性,就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或是实用价值都没法在市场中得到准确评估。这也是为什么政府不断削减对文化艺术的公共投资和预算的主要原因。”
文化给人类带来的价值需要很多资源来支撑,例如时间、材料、空间等,这些因素都是经济中的一部分。博茨说,文化还能作为一种信仰、态度,扎根于人的思想,影响着人类。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文化在经济当中的角色。因为文化可以改变现有经济的发展模式,让它变得更加传统保守或更加灵活多变,这就是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是创造力的源泉
很多经济领域的成功案例都离不开文化根基。汤普森说,当前很多政策制定者希望将世界变得更高效,经济更发达,这无疑离不开创造力。因为,只有创新社会才能构建更高的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有些经济学家不想把文化的概念融入到经济学领域中,但如果缺少了文化这一因素,就很难解释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轨迹。我们应该勇于捕捉文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火花。
汤普森认为,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从西方的第一波全球现代化开始的,并在19世纪末快速增长的英国工业化时代得到了扩张,到了20世纪,由于全球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各国利用文化创造经济价值的机会更多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变得日益紧密。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和积极打造的创意产业更是以文化为基础。英国政府于近期宣布,当前创意产业每小时为英国贡献800万英镑的经济价值,一年能达到714亿英镑,它已成为英国经济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澳大利亚,文化经济化(economization of culture)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令人兴奋的一部分,很多经济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体验经济”的兴起。而创意产业的概念无疑成了这场经济变革的先锋,博茨也表示,我们可以预期未来更多的经济部门会增加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仍待发掘
文化给经济带来的直接利益显而易见,同时,它对经济稳定起到的更多间接作用也不容忽视。汤普森认为,在21世纪,如何让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问题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世界银行《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表示,冲突会给社会结构造成巨大的伤口,也会让经济严重衰退。政治只能作为冲突之后的解决方案,然而打开沟通大门的无疑正是文化。在南非、阿根廷等国都是通过文化和艺术的方式打开与建设和平、和解进程。其中有很多社会团体通过不同的戏剧、音乐、电影和文学作品打破了“暴力的墙壁”。“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文化特质,包括工作热情、冒险精神和创造精神等,认为这些都是成功的基础。”汤普森补充到。
汤普森说,“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复杂化,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复杂。我们注意到,政治经济学一直致力于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然而,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文化经济当作经济学理论中的主流。今天,文化几乎已经融入经济活动当中,但是它的作用还没有被完整地发掘出来”。
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人文环境是如何成为奠定经济繁荣的基础,需要更加牢固文化多样性和经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自由的从事文化活动。在全球经济中,我们需要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为自己国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以应对世界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