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人文 > 文章详情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合作可避免文明崩溃
2013-01-18 作者:杨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6日第405期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近日刊发了斯坦福大学生物科学教授保罗·R. 欧利希(Paul R. Ehrlich)和斯坦福大学保育生物学中心副主任安妮·H. 欧利希(Anne H. Ehrlich)的文章《全球文明崩溃能否避免?》(Can Collapse of Global Civilization Be Avoided?)。他们认为,为避免全球文明崩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应加强合作,共同寻找应对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过剩等问题。

  保罗和安妮表示,一旦自然环境无法满足人类需求,社会文明就会岌岌可危。在诸多危机中,他们认为应对粮食危机给予高度重视。全球目前约有20亿人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状态。气候条件对全球粮食系统有重要影响,暴风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都会导致粮食减产,而土壤退化、海平面上升、城镇化的推进对耕地面积和土壤质量造成了损害。

  保罗和安妮预测,未来人均耕地供给量将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需求,一旦出现粮食严重短缺局面,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将进一步恶化,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都将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

  许多学者认为解决气候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只有物理学、生物科学等自然学科能提供应对方案,但保罗和安妮则主张社会科学界应对此类生态问题予以关注。他们说,目前学界已有许多致力于解决全球温饱问题、人口增长问题的研究,但仅依靠这些来保护全球文明是不够的。他们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一场对人类行为本身的大讨论,加深对人类自身及行为的了解,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威胁给予警示。他们建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可以从多方面合作,如重建能源和水资源基础设施、重新评估和监管化学品、缓解矿物燃料资源消耗、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消除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教授卡罗尔·克伦姆利(Carole Crumley)等多位学者2007年曾撰文《持续发展还是崩溃:综合考量人类历史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启示》(Sustainability or Collaps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Integrating the History of Humans and the Rest of Nature?)表示,人类不能预知未来,但对历史的充分了解能帮助我们作出对未来有利的决策。一项由多国学者于2003年发起的长期研究项目“人类历史与未来的整合”(Integrated History and Future of People on Earth)将生物物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地球生态系统关系的问题。研究者整理了过去几千年中冰核、树木的年轮及沉积物等数据,结合大量的人类历史活动记录,探讨了不同时间、空间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如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人类行为。

  保罗和安妮强调环境和气候等问题与社会和人类等因素有关,通过学科间的合作可以避免文明崩溃。

  (杨敏/编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