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汉语研究成果丰硕。截至11月底,学界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论文集120余部,举办大小学术会议40余次。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汉语史研究注重理论方法探求
汉语史研究在音韵、训诂、语法研究方面成果比较突出。
在音韵研究方面,韵书研究和语音变化研究是本年度的研究重心。上古音研究的成果较少,主要讨论《诗经》的音位体系以及双音节并列式结构的音节排序规律。中古音研究的成果集中在《切韵》、《韵镜》、《唐韵》等韵书研究,词汇复音化研究,两晋南北朝时期语音研究等方面。近代音研究集中在《中原音韵》、《五音通韵》等韵书研究以及方音研究方面。
在古代汉语词汇和训诂研究方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词义探源和方俗、佛经词语考释方面。代表性成果如敦煌佛典语词和俗字研究,“斜视”概念场的历史演变,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进化阶段,指示词“许”的来源,汉译佛经中并列连词“亦”的来源,春秋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等。
语法研究是汉语史研究成果最集中的领域,内容主要涉及词类研究、词语的历时演变、语序变化问题、句式研究、语法化和词汇化研究等方面。代表性成果如上古汉语语气副词“一(壹)”偏离预期功能的形成,副词“方”多种时体用法的关系,元杂剧语气词研究,五、六世纪名量结构和比较句的南北差异,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汉语系词“是”的形成机制等。
古文字研究成果集中在汉字结构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汉字的形声化以及文字形体的简化方面。此外,还有一些探讨汉字形义关系、考求本字的研究。
语用研究在汉语史研究中开始得到重视,代表性成果如上古第一人称代词“余(予)”的语用功能考察,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结构特点等。
总的来看,这一年度的汉语史研究在注重材料挖掘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方法的探求。
现代汉语研究重视语言事实挖掘
2012年,现代汉语研究成果丰硕,语法研究成果尤为显著。
语音研究成果集中在声韵调、国际音标和实验语音学研究方面,比较注重采用实验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代表性成果如内爆音声母探源、拟声词中的边音、语音体系与国际音标及其对应、汉语失语声调损伤感知实验等。
词汇研究成果集中在具体词语的考察和研究方面。比如,有学者讨论了汉语亲属称谓词“姐”,有学者讨论了“见方”的意义和用法,有学者讨论了词尾“手”,等等。这些研究普遍注重理论方法的探索和创新,而且词汇研究和语法研究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语法研究的成果覆盖了各个领域,其中,词类问题研究和句式句类研究是本年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领域。词类问题研究涉及汉语每一种词类,以动词和助词的研究成果最多。研究内容既有宏观的词类问题讨论,如实词的叹词化和叹词的去叹词化现象,汉语动词是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问题,名词向形容词的功能转变问题等;也有某一具体词语的归类问题研究,如系词“是”的形成机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判别标准等。句式研究以具体句式研究为主,成果主要集中在被动句和处置句,如谓语中心为心理动词的“把”字句,两岸四地的“遭”字句及其与“被”字句的差异等;也有一些宏观的理论探讨性的研究成果,如论句式义的分析策略,汉语句式系统的认知类型学分类等。句类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疑问句研究,如汉语前置疑问代词问句的焦点性质,句子类型标示假定与疑问语气的句法标示等。此外,短语结构研究、汉语语序问题研究和复句研究也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数量名+形容词”结构、“A的是”结构、“也X”结构研究,汉语比较标记和差比句语序类型,从与OV-VO相关和不相关参项来考察普通话的语序类型等,“宁可”类复句关系的归属等。
本年度的汉语语法研究重视理论方法的探索,一些前沿的语言学理论方法,如句式(构式)理论、语法化和词汇化理论、主观化理论和类型学理论,在汉语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从研究内容看,本年度现代汉语的研究成果仍以具体语言问题研究为主,汉语学界更加重视对汉语事实进行挖掘。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成果显著
本年度的汉语方言研究以语音和语法研究成果为主,尤以语法研究的成果最为显著。语音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某一方言音系的描写、上古语音在某一方言中的发展变化以及方言音系特点分析等方面。语法研究集中在词类研究和句式研究方面。词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指示词、代词、量词、副词和助词方面,如福建晋江话的指示词,绍兴柯桥话的指示词,晋南中原官话的人称代词,河南鲁山方言的相对程度副词“通”,汩罗方言的将实现体助词“去”等。句式研究主要集中在被动句、否定句和比较句方面,如邵阳城区方言的“请”字被动句,闽南方言的比较句,温州方言的三种特殊双重否定式等。此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和语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宣城方言的“的、个、的个”,河南濮阳方言中的前置话题标记“都”等。
本年度汉语方言研究的成果表明,汉语方言研究在重视收集整理语言材料的同时,理论意识也在进一步加强,这种理论意识已经大大推动汉语方言研究的深入发展。
对外汉语研究倾向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习得与测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学策略研究、教材及课程研究等领域,应用性研究倾向明显。习得与测试研究方面的成果如:母语为英语者对中文光杆名词的习得分析,外国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调查,中高级留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的调查与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的成果如:中级汉语教学“社会采访”的应用与探索,“写长法”及其在汉语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策略研究方面的成果如:“汉字难学”之教学对策,从明清来华传教士传教策略看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教材及课程研究方面的成果如: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中的词汇积累问题,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选词考察。
本年度汉语研究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更加重视语言事实的挖掘,学界呈现出了一种良好的“务实”学风;二是学术交流频繁,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平台和协作团队的建设,学术合作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这两点的有机结合,必将给汉语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