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人物 > 文章详情
霍布斯鲍姆:一生奉献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2-10-10 作者:张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8日第363期

  本月初国际史坛的首件大事,当属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的逝世。霍氏于伦敦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日凌晨谢世,享年95岁。此公是公认的英国同时代最具影响力、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我国学者熟知的西方史学大师,其论著《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等均有中译本,我国学者还著有研究霍氏的专门著作。针对霍布斯鲍姆在当代国际史学界的贡献与地位及其去世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前景等问题,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做了采访。

  新社会史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国际史坛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贡献,西方国家的历史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很大成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霍布斯鲍姆是那一时期新社会史潮流中的旗帜性人物,他的相关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2002年出版的回忆录《趣味横生的时光》中,85岁的霍布斯鲍姆写道:“十月革命的梦仍然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我放弃它,甚至是拒绝它,但自始至终这个梦都没有被冲刷掉。”

  谈及霍布斯鲍姆的研究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说,“在西方的史学研究中,社会史学经历了一个从研究社会生活史到研究社会整体史的过程,霍布斯鲍姆将其概括为‘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他强调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结合,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同时,霍布斯鲍姆主张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倡导从社会底层来观察社会变化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这有别于20世纪初将社会史与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等并行的社会史研究思路,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新社会史研究风格”。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梁民愫教授是研究霍布斯鲍姆的专家。他说,霍布斯鲍姆既是一位坚定、无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者,也是一位关注历史和重视现实的社会行动者,霍氏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多维的学术眼光和扎实的史学实践方式,撰写了大量历史著作及思想作品,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体系。思想充满睿智品性和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的霍布斯鲍姆与世长辞,是当代英国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损失,更是国际史学界的憾事。

  坚守史学家的时代感与责任感

  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1日刊文《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文中说,霍布斯鲍姆的声望享誉国际,其在学术上的造诣早已令其成就冲破专业、国家的藩篱,其影响力也不仅投射于英国史学界,更是渗透于世界各个角落,即使是那些有着不同信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单纯探究学术造诣和分析技能上,霍布斯鲍姆从未被超越过。文中引用了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亚尔·福格森(Niall Ferguson)的评价:“不可否认,霍布斯鲍姆是同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从《革命的年代》到《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的论著是研究当代历史的出发点。”

  英国《卫报》10月2日刊文《霍布斯鲍姆改变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提出,“以霍布斯鲍姆为代表的一批英国史学家发现并普及了大众文化的价值,这在今天看来早已融合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在霍布斯鲍姆之前,文化是民主的、文化源于大众之中的理念在西方社会尚不被人理解”。与霍布斯鲍姆私交甚笃的英国工党党魁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向《卫报》表示,“霍布斯鲍姆是一位非凡的历史学家,一个对于政治充满激情的人”。他说:“霍布斯鲍姆将英国悠久的历史呈现于成千上万的大众面前,他把历史从高头讲章上领进了寻常百姓家。他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关切国家、关心政治。虽然颇受争议,但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梁民愫表示,从历史学家思想中鲜明的治学特征和追求宗旨来看,霍布斯鲍姆无疑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凝重历史使命感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在整个史学研究生涯中,霍布斯鲍姆非常自觉而有意识地直面社会现实的需要和时代环境的挑战,表现出了国际历史学家的强烈现实关怀。他不懈追求并切实捍卫了历史解释的科学性和历史学的客观性,希望历史学家能够通过自己的精彩而深刻的艺术性历史描写,反映当代历史学发展的要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呈现史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基本风貌。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没有终结

  谈及霍氏去世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前景,梁民愫表示,霍布斯鲍姆的离世意味着英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的史学实践活动方式和历史书写形式的完美谢幕,但从长远角度和未来命运看,霍的离世并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终结,更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终点。任何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也不会因为某一位标志性人物的退出而结束。

  俞金尧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西方学术界影响极大,研究范围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其中,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队伍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包括莫里斯·道布、罗德尼·希尔顿、克里斯多夫·希尔、爱德华·汤普森、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以及雷蒙·威廉斯、约翰·萨维尔等,构成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体,霍布斯鲍姆与一些志同道合者还成立了“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有不少英国史学家退出了共产党,但他们仍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研究历史,也仍然坚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们从僵化、片面、机械的理解框架中跳脱了出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颇为灵活,一方面以社会、经济的视角研究历史,另一方面也没有忽视文化因素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善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阶级斗争,以宏观的视角探索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以霍布斯鲍姆为代表的一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眼中,马克思主义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些史学家的影响力绝不仅局限于西方某一个国家。

  霍布斯鲍姆的学术遗产启示人们,虽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史学研究开始向语言学、文化研究转向,再加上像霍布斯鲍姆那样的老一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相继谢世,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备,在解释历史发展,尤其是在宏观历史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无论从理论层面分析,还是对近代以来的历史和当前的现实世界的观察,马克思主义都是无可替代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前行,必会作出后现代主义等流派完全无法比拟的学术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