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人文 > 文章详情
美国人文专业渐趋转弱
2012-08-16 作者:褚国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43期

  美国大学生秋季入学的日子临近,日前记者采访了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切斯(William M. Chace),对美国大学生入学及专业选择等进行了解。切斯告诉记者,近年来,美国公立大学专业设置基本以实用为主,如管理、技术等。在这种氛围下,主修人文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

  近年来,美国大学生读大学的成本越来越高,每学期高达数千美元。切斯表示,1960年代,他读大学时每年交100美元,即便考虑通胀等因素,100美元也仅相当于现在的700美元,显然现在读大学的成本远远超过了他那个时代。学生及家长面临的经济压力更大,这使得他们必须认真考虑毕业后的工作和收入等实际问题。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亚历山大·阿斯汀(Alexander W. Astin)曾经做过调查,在1960年代,超过80%的大学新生将专业选择定位在“发展更有意义的人生”上,至于赚钱只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然而到了2001年,70%的大学新生将赚钱当做选择专业的首要标准。猛增的学费导致了学生将经济目标与人生目标换位。随着形势变化,大学更加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同时主修人文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切斯曾在2009年发表的文章《英语系的衰落》(The Decline of the English Department)中指出,过去40年间,人文专业学生的人数下降了一半,从占学生总数的30%降至16%,而商科学生比例则从14%升至近22%。

  切斯是一名有40余年教龄的英语专业教授,他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表示了极大担忧。他告诉记者,选择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数在急剧减少。另外,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前途也不被看好。在美国想要取得英语专业博士学位,平均需要用11年,而取得博士学位后的就业状况却很糟糕。在最近毕业的英语专业博士生中,仅有一半可以找到教职,而这些职位通常是兼职或非终身教职。因此,每当有本科生咨询他是否应继续攻读英语或文学时,他不得不将这种就业情况告诉学生。
  
  切斯告诉记者,其实他很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攻读文学专业,因为它可以陶冶情操,锻炼写作。纵然文学专业有千种好,但他不能隐瞒糟糕的就业情况。切斯分析称,出现这种衰落现象,“钱”是问题之一,但根本问题出在专业本身。现在很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没有选择英文经典著作,没有继承英语文学的良好传统,常常过多注重大众文化的相关主题,将专业与那些对经典感兴趣的人疏远了。年轻人或许会一时跟风,追求大众文化,但大学教授应该更具判断力,担负起责任,培养学生们阅读经典、研究经典的兴趣。然而,事实上,教授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另外,与法律、商业或自然学科不同,文学专业没有无可替代的一技之长。
  
  切斯说:“其实,凭我一己之力做不了什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鼓励学生,告诉他们阅读好书的重要性。”切斯表示,人文学科的衰落并不是美国经济不景气导致的暂时现象。实际上,近年来美国的人文学科一直在走下坡路,也许今后可以慢慢回升,但这主要看我们怎样去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