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社会 > 文章详情
公民科学为专业研究提供支持
2012-08-14 作者:杨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13日第342期

  美国西北部最近兴起一股公众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潮,学界将其称为“公民科学”。8月4日,在波特兰出席美国生态学会年会的200位科学家就公民科学展开了讨论。大多数与会学者认为公民科学强调任何对科研感兴趣的人都能参与研究活动,这可以有效提高公民在科研领域的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素养。

  公民参与有益科学研究

  公民科学主要指公民以志愿者的身份,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提供实证材料等方式参与科研过程,其价值不容忽视。例如,在某些大型科研项目中,研究者必须依赖公民提供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田野调查中,研究者可以通过建立公民科学项目来获得世界各地有兴趣的公民参与,以此来打破地域限制。近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一项研究欧洲人种发展历史的项目就得到了来自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公民的支持,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另外,在此项目中,研究者对比了生态学家和志愿公民的研究结果,发现90%的结论是一致的,这也就证明了公民参与科研的准确性是有保证的。

  未来需要更多认可和授权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网站8月1日刊载文章《人多力量大:公民科学家对科研结果的帮助》(Strength in Numbers: Citizen Scientists Lending More Helping Hands(and Handhelds)to Help the Pros)指出,许多志愿者在没有得到指令、指导的情况下,利用智能手机、社会化媒体等进行数据搜集和信息传输,为科学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不过,学者同时提出,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志愿公民应由专业科学家进行管理,专业科学家需对公民提供的信息及时进行把关。

  据悉,过去几年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会拨款400万美元支持公民科学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8月2日发表声明,为进一步推动公民科学,未来将出版一本相关的学术刊物,并召开专门的学术会议。但想要推动公民科学的长远发展,社会各界还需放宽授权,为参与研究的公民提供更多便利。

  (杨敏/编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