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教育 > 文章详情
评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在加快与执著
2012-07-12 作者:廖来红 来源:人民网

  在6月召开的北大党代会上,党委书记朱善璐以“勇担使命 团结奋斗 更加执著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为题,向世人庄严宣告:在北大建校120周年前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北大建校150周年前后,全面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力争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校长周其凤强调:要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崇高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进程,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到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北京大学在科学分析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将目标朝着更高远境界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表明中国大学要以强者之姿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朝着这一奋斗目标,“加快创建”和“更加执著”将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重要关键词。
  
  “加快”凝聚着中央领导对北大的深切关怀、嘱托和期待,也表明北大人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机可不失、时不我待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时起,北大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卓著成绩,部分学科和办学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008年5月北大建校11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北大视察时提出: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谱写北京大学发展的崭新篇章,对北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创建”的更高要求。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说过,美国真正的实力并不在于造了多少汽车和飞机,而在于美国是一个大学林立的国家,具有四千多所高等院校和上百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经比较含蓄地表达过,当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的时候,也是德国国势在世界上最强的时候。可见,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大学正成为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是大势所推、在所必然,这对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既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也在时间进度上提出了“加快”的要求。 “加快创建”要求我们立足世界和时代发展的前沿,牢牢树立“加快”意识,围绕党代会所确立目标和方向抢抓机遇、超前谋划、跨越发展;要在从哪里入手“加快创建”和怎样“加快创建”等关键点上动脑筋、谋思路、抓落实、求实效;要切实提高领导力、决断力和执行力,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做抢抓机遇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要坚决克服那种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平庸现象,反对小进即安、不思进取、“醒了个大早,起了个晚床”的懈怠行为。
  
  “执著”表明北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项艰巨、艰苦、艰难的历史任务中一种决心、勇气和毅力,一种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坚韧精神。
  
  在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挑战艰巨、任重道远的宏伟事业,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形势,除了埋头苦干没有捷径,除了奋斗自强别无他途。我们自觉地选择了一个崇高的事业和目标,也就选择了一条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通过百余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绩,但与我们既定的目标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需要不回避差距、不掩盖问题的实事求是精神,需要自我加压、勇攀高峰的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深化改革、触动利益的无私无畏精神。所有这些,都需要“更加执著”。
  
  “更加执著”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执著”精神,要求我们面临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懈怠,坚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折腾,坚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停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停步,是“更加执著”的直接体现。
  
  苏轼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创建”与“更加执著”这两个关键词,向着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这一宏伟目标迈进,为中国大学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作出新的贡献。(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 廖来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