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教育 > 文章详情
教育学依然面临“学科化”困境
2012-07-05 作者:张应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24期

    
  教育学是一门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经过400余年的演化和发展,教育学已经从经典教育学(以研究儿童的教与学及其关系为中心)发展到大教育学(如社会教育学)、从理论教育学发展到实践教育学、从专家的教育学发展到大众的教育学……在此过程中,教育学科快速分化,形成了教育学学科群,并且与其他学科,尤其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断交叉融合,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育学的学科形态。
  
  当前,我国教育学的主体形态是实践教育学和大众教育学。所谓实践教育学,是指教育学要研究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理论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谓大众教育学,是指面对教育现实和现象,人人都持有某种教育观念,都在用行动或语言阐发其对教育的某种体认和感悟。就此意义而言,教育学的研究队伍最为庞大和庞杂,但同时也折射出教育学的学科化程度不高、规范性不强、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弱等问题。这就向教育学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两大任务:一是教育学理论的普及和教育学理论的创新、凝炼;二是以理论思维及推演创新教育学理论,从鲜活的教育实践经验中概括和提炼教育理论,并将这些教育理论规范地纳入教育学学科体系,提高教育学的理论品性和学科化水平。目前,相对于其他学科,中外教育学的理论原创性程度不够,学科地位也还不高,需要教育学理论工作者继续努力。
  
  教育学理论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的教育学院(系)和研究机构。我国的师范大学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综合性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异军突起。现代学科发展史说明,一门学科的发展必须以大学的院(系)为基地,以培养后续研究者的学科和专业为基础;没有院(系)作依托,后续研究者匮乏,教育学终将边缘化。近几年,高校里的教育学本科专业不断萎缩,招生量越来越少,教育学院(系)存在的合理性不断受到质疑。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命运具有重要启示:要么做出“顶天”的创造性理论成果,要么到学校教育现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指导,做出“立地”的实践成果;否则,大学的教育学院系难免穷途末路。
  
  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除了教育学学者的理论创新和学科专业制度的完善外,学术报纸和专业期刊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学术报纸的学科专业文章具有篇幅短孝观点精炼、出版期短、发行面广、扩散性强、交互性高、影响力大等特点。相信《中国社会科学报》“教育学”版会在三周年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术报纸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体现学术报纸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科使命感,为繁荣和发展中国教育学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