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演化经济学研究亟待深化
2012-06-13 作者:贾根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15期

  关于国外经济学和哲学的关系及国外经济学中哲学问题的研究,有必要做一点基本叙述。在西方经济学中,异端经济学注重对经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特别是女性主义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后凯恩斯经济学等。老制度学派、后现代经济学派等学派在学界也备受关注。此外,在英国剑桥形成了以劳森为代表的实在论研究团队,其批判实在论观点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也颇有影响。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潮流中,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即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领域,以有机、动态、系统的哲学理论为基础,与主流、机械、静态、个人主义、还原论的哲学传统有着根本差异。其主要分支包括:西方制度学派、西方调节学派等。作为一个有机、动态、系统的研究领域,如何通过正面启示法提出一套对理论建构和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观念?我认为,下面几点尤为值得关注。
  
  第一,本体论方面。作为主流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可通过演化经济学克服。
  
  第二,对流向理性提出批评。奥地利学派的流向理性理论也不能解决演化经济学所提出的人类能动性问题,所以要打破假定论偏好缺陷以及制度偏好缺陷,为扩大其研究理论,演化经济学需致力于此。原因在于,现代主流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经济学,而演化经济学则是探讨资源创造的经济学,因为创造就须克服偏好。
  
  第三,关于人性的假定。现如今,社会各界虽然对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争论不休,但社会主流思想和理论还是“利己”、“自利”;利他是从“自利”中衍生出来的,因此并不具备独立性。本体论对人性的利他主义提供了研究基矗人是社会动物,因此人类行为可从动物属性层面加以领会。如果将异质性假定、时间不可逆性假定、协同效应等理论具体化,并用于指导制度改革、自主创新政策等方面的制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从经济思想史上追根溯源,演化经济学属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异端经济学,是一种独立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其建构基础及对实在论的批判为理论的研究、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综上所述,演化经济学受西方主流经济传统思维模式“干扰”,在发展进程中频频“受阻”,能否保持其独立的研究思路是当前演化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