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教授学术历程
郑杭生,男,1936年9月生于杭州,浙江乐清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留校任教。1979年任讲师,1981-1983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社会学和现代西方哲学,1983年晋升为哲学学科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哲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2009年受聘为一级教授。1984年初创建现代西方哲学教研室,1984年创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86年建立“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专业硕士点,1987年创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3年作为学术带头人建立“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专业博士点,担任博士生导师,1998年建立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87-1997),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郑杭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含独著、合著、主编)60余部。郑杭生教授提出,社会学应该以“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为研究对象,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创新要遵循“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路径,社会学应以“增促社会发展减缩社会代价”为深层理念,社会学者要有“顶天立地”的精神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郑杭生教授及其学术团队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和发展了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等社会学理论,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对于引导中国社会学克服经验化、技术化和表层化等片面倾向,加强理论创新和理论建设,突破边缘化困境起到引领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繁荣和发展。这些理论成果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回答,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四卷,共五册)是这些理论的集中体现。
由郑杭生教授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是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政策咨询性研究报告,从2003年以来,围绕中国社会建设主题,依托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已连续出版发布了9部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已成为重要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郑杭生教授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理论自觉意识,以“顶天立地”的精神,在持续探索理论前沿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实践,分析与探索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挑战及其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途径。新世纪以来,郑杭生教授主持设计了“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和“中国特色城市发展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对全国不同发展水平和地区的社区建设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进行深入实地调查,以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为主的课题组已先后在广州、深圳、郑州、杭州、北京、佛山等地的城市发展、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做了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对武汉、南京、上海、苏州、济南、宁波、汕头等城市的社区建设也做了许多专题调研。两个系列的调查研究,已发表了大量专题论文,城市发展与社区建设调查系列丛书中的郑州卷、广东卷、深圳卷、杭州卷、杭州上城区卷、北京卷等已出版。这些实地调查研究,推动了面向中国社会建设实践需要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也促进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更促进了中国社会学积极服务于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实践的步伐。以前沿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为基础,郑杭生教授为国务院参事室、文化部、中央党校、上海市委、广东省委、广西自治区委等各级各部门作了数十场有关社会建设、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报告。
在社会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郑杭生教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在郑杭生教授的带领下,一贯坚持社会学教学、科研以“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为目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被列为国家“985”建设二期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再次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04年和2009年教育部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社会学学科第一名。
郑杭生教授已指导研究生近百人,其中博士生50余人,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奖,1人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6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许多学生已成为了国家、省部委和教学机构的领导和骨干。
郑杭生教授1991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1),四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奖(2004)、国家精品课程奖(2006)、北京市精品教材奖(2004)、国家精品教材奖(2007)等。多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009年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