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12月14日上午,学校召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处丁光明处长出席座谈会并作了讲话,学校各职能处室负责人、文科类学院党政负责人、科研副院长及社科研究专家代表等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嘉毅教授主持。
会上,王嘉毅校长传达了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2011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全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及相关系列文件。王校长指出,全校要抓住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教育部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契机,加快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
省教育厅科技处丁光明处长从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围绕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视野和热点社会问题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西北师范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丁处长指出,推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应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创设潜心研究的环境,鼓励多出精品力作,提高研究质量。
社科处张文礼处长通报分析了“十一五”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十年学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未来十年,学校将紧紧围绕发展定位和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学科交叉为路径,以特色研究为突破,以打造精品为目标,构建学科、平台、队伍、项目、服务、制度和保障等七大体系,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文化高端人才培养工程”、“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公共智库建设工程”、“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学术精品出版工程”、“学术交流拓展工程”和“数字人文资源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服务水平。
与会代表先后结合各自学院、学科的实际情况,分别就基础理论创新、应用对策研究、跨学科研究、综合性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国际交流等问题作了发言,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高层次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王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对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出了四个要求:一要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建设文化大省,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深入研究,精心谋划,乘势而上,要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二要发挥优势,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特别是在文化产业管理、经营性人才、文化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要开拓思路,加强与专业院所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发挥专业硕士特点,做大做强艺术学科,保持其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优势,在保持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特别是基础研究优势基础上,围绕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加强应用研究,提高资政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三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重点领域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强调学校内部要促进跨学科、跨学院的联合与交叉,对外要实施开放、合作、共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学科建设,瞄准国家和省上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四要措施得力,实现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要狠抓落实,分工负责,制订相关实施计划,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学院要借助文化大省建设的背景和历史机遇,认真谋划,力争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点支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