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西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外向度低、科技创新能力低、资源环境压力渐增、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仍是目前困扰推进工业化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动真格、求实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推动后发展地区工业化。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化步伐,首先要从转变理念着手。由重GDP向重民生、重就业转变,由重速度向重质量转变,由重物向重人转变。一是由重GDP转向重民生、重就业。衣、食、住、行,是和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民生实事。转变经济理念,首先要考虑就业水平、居民平均收入、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增长是提高GDP增长质量的要求,如果只是一味注重GDP的增长,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二是由主要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转变到主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上来。树立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理念,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速度与效益关系中更加注重发展内涵和质量,坚持好中求快。三是由“重物”向“重人”转变。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增加就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应从税收以及政策上加以引导,加大企业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二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当务之急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关闭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产业升级换代,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新的生产工艺,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广西的综合经济实力。
经济结构调整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加快工业化步伐的一个战略重点。目前,广西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突出优势,把粮食、糖蔗、蔬菜、水果四大产业打造成为超1000亿元龙头产业集群。主攻8大重点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加快发展桑蚕、食用菌、木薯、香蕉、柑橘、葡萄、薯类、茶叶等产业。二是做大做强做优第二产业。顺应国际国内需求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加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建设以节能、环保、循环、清洁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消费,扩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强优企业落户广西,扩大第三大业规模,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发挥比较优势,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增强第三产业跨行业、跨区域的辐射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