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国务院支持政策铺就“金融新路”
2011-11-04 作者:李浩 来源:社会科学报

  中小企业贷款难喊了很多年,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每当呼声高涨的时候都会出来表态一番,声称自己将“竭尽全力”予以支持。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今年年初“两会”期间就表示,工行并非只青睐大企业、大项目,并声称工行6万多亿的贷款当中,有超过50%的贷款投向了中小企业。建行也称,每年新增信贷规模的40%用于发展小企业。不过,如果上述情况属实,中小企业应该不缺贷款才对。国务院参事陈全生8月底给出了真实的答案:全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近5000万,“我算了算3500万个体户,1100万私营企业,99%的中小企业在四大银行没有办法贷款。”
  
  不过,如今中央似乎要动真格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多项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2010年,银监会曾针对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两个不低于”的政策要求:即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同时增量不低于上一年。此次会议再次对此划线,表述则为:“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为鼓励银行对小型微型企业放贷,会议规定: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在计算存贷比时可不纳入考核范围;允许商业银行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风险权重,降低资本占用;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量超过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放宽机构准入限制。
  
  在我们看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目前主要还是局部性、修补性的政策,在最根本的扩大中小金融机构准入上,只是简单提了一笔。有专家认为,这些政策本身对中小企业的助益相当有限,但标定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利用审批优惠来助推政策的落实,银行如果要获得这些政策上的便利条件,就必须在中小企业领域做出业绩来。
  
  实际上,有报道称,“银十条”将会加速推出。其中,关于银行发行金融债的审批将可能与中小企业贷款挂钩。据财新网报道,有接近银监会人士透露,“符合中小企业重点做的、达到一定比例的,会率先允许它们发行金融债。有些排除在外,有些重点支持。”尽管该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但很多学者认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政策趋势就是这样。但是否一条条的线划得很清楚,还有待今后完善;不过,这方面如果继续做下去,那么在中国金融界就会出现一条“新路”。这条“新路”背后的形势是中小企业融资将成为阶段性的金融政策重点,而国内金融机构是否能充分理解并切实执行,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获得政策支持的力度。
  
  不过,现在值得观察的是传统四大银行对此的反应。据媒体报道,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早些时候曾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开了一个沟通会,主要议题就是两个中小企业贷款指标:“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增速不低于当年全部贷款平均增速”。不过,据称四大行就两个“不低于”对工信部提出了一个“保证”和一个“不一定能保证”。保证的是增速,不一定能保证的是增量。四大行还表态称“在信贷总量加强考核的基础下,信贷总量收缩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但不一定能保证做到。”工信部还发现,在四大行开户贷款的中小企业总数量不超过30万户,这还不到全国460万户中小企业的10%。当然,四大行不买工信部的账可以理解,毕竟在监管上不是上下级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不低于”实际上是银监会在2010年提出的政策要求。所以,他们的态度是接下来的重点。
  
  值得再次提醒的是,这次恐怕不能又当成儿戏了。拿金融债来说,监管层对银行业资本金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银行经过过去两年的疯狂放贷,目前普遍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而债券市场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融资渠道。截至今年9月底,已向银监会报送发金融债申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3-4家;四大行中的中国银行已报送申请,拟发行300亿元金融债。但如果在中小企业贷款上没有什么建树,一面是资本金要求,一面是融资申请受阻,这样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吧?
  
  不管是股份制银行,还是国有大行,今后在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上的回旋余地将越来越小,这是10月12日国务院会议所透露出来的真实信息。中国金融业的“新路”已经铺好,未来的金融格局就在银行家的选择之中。
  作者:李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