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起于突尼斯并有多个中东北非国家响应的政治运动浪潮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体制原因,但在这个浪潮背后,熟练掌握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青年人发挥着先锋和主要推动者的作用,是此次中东北非政局动荡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年膨胀问题是中东北非国家局势动荡的深层原因。合理的人口结构比例是一个国家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前提,此次中东北非变局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是人口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未来世界上的穆斯林人口》的人口调查报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数字,就是穆斯林世界远比面临人口老龄化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及大多数其他国家要年轻。这次从突尼斯引发的“阿拉伯之春”,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爆发骚乱的国家里,人口结构畸形,这些中东和北非地区15岁至29岁人口占据着总人口的最大比例。
《世界穆斯林人口的未来》报告把这种人口现象称之为“青年膨胀”。所谓“青年膨胀”,就是青年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达高峰。“青年膨胀”给这些国家带来了高失业率和不充分的就业率,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不合理,人口结构安全风险很可能转化为社会结构安全问题。如果说在平时,严重的贫富分化还可被暂时掩盖的话,那么当世界性金融危机、高通胀、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供应高度紧张等因素传导到这些国家时,勉强维系社会稳定的脆弱丝线不免嘎然而断。
青年失业问题是中东北非国家局势动荡的直接导火索。此次中东北非风暴的起点,是一位失业的突尼斯大学毕业生自焚。听闻布阿齐兹事件后走上街头的示威民众中,大部分是因找不到工作而愤怒的年轻人,埃及反政府示威的主要群体也是同未能解决经济低迷问题的独裁政权抗衡的青年。推动中东北非地区正在发生剧变的是数量庞大的失业青年,高失业率成了本次政治抗议活动的直接导火索。
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的数据显示,埃及年轻人的失业率常年保持在20%以上,甚至接近或超过30%。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同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青年人的期望与人才市场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此次变局中,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青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旦有了导火索,他们马上就能成熟地行动,这在最早由失业青年自焚触发的突尼斯骚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青年观念西方化是中东北非国家变局的重要诱因。青年人的需求和价值观极易受到国际和国内变化的影响,此次变局反映了阿拉伯青年人的生活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倾向于西方化的生活和民主方式。中东北非国家变局与美国在中东地区青年中推进“民主改造”,进而向其输出西方价值观的目标是相吻合的。美国通过一批宣扬“人权”、“民主”和“非暴力”的非政府组织向中东青年进行渗透,引导他们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新兴媒体和数字科技工具作为动员民众的主要方式,煽动和激发当地青年与部分对社会不满人员的极端情绪,进而促成社会的动荡。
青年社交网络是中东北非国家变局迅速发展的助推器。在本次中东北非反政府浪潮中,以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在此轮“中东波”的酝酿、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示威者多为青年人,受过一定的教育,了解互联网。他们通过“推特”、“脸谱”等快速发展的网络新媒体互相交换信息,联络活动,充分显示这些平台已经成为推动全面社会及政治改革的催化剂。
在埃及变局中,脸谱网站成为青年人发动抗议倡议和组织抗议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此次中东北非国家动荡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互联网强大的政治动员和组织能力。美国《福布斯》杂志称,“突尼斯成为阿拉伯世界首个通过公民暴动推翻其领导人的国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网民”。突出的是,占该地区总人口将近50%的25岁以下年轻人成为网民主力,他们精通网络,深谙各种新技术手段,构成了所谓的“脸谱一代”。当中东的“膨胀一代”遇上“脸谱”,他们很轻易地就变成了愤怒的“叛逆一代”。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东北非的抗议浪潮正在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向其他地区传播,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成为中东北非国家变局迅速发展的助推器。
此次中东北非国家局势动荡对我国青年工作有重要启示。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尤其要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高失业率、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悬殊等民生问题是目前大部分中东北非国家的突出问题。以此为鉴,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制定顺应人民改善民生新期待的政策,以切实提高民生质量。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减缓,失业及就业的巨大压力有可能成为导致青年与社会间紧张、冲突关系的第一因素。青年群体高失业率也正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要缓解未来青年就业问题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占据国际经济分工的优势地位。积极落实“发展成果分享”原则,完善失业保障体系,并转变青年就业观念,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竞争意识。
迎接全球化挑战,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的中国青年。全球化至今仍以西方力量为主导,这种主导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而且也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在西方国家看来,全球化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所谓的“民主政治”全球化。这警示我们,对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渗透到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增强青年的政治洞察力以及拒腐防变能力,避免成为西方推行其所谓“民主化进程”的御用工具。
加强网络新媒体的有效监管,建立青年新媒体自律体系。中东北非国家的教训警示我们,应该加强对手机网络、博客、即时通软件等网络新媒体的引导与监管,建立和完善与新媒体直接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立法强化网络虚拟行为的实体责任,将网络新媒体置于各相关部门的全方位监管之下。青年政工队伍应主动占领手机网络、博客、即时通软件等为代表的尚未成熟的新媒体领地,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强化青年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