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人物 > 文章详情
曹文轩--北京大学
2011-06-13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北京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电话:(86-10)6275-1601(中文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截止:2009年2月)
  
  1. 基本资料
  姓    名:       曹文轩(Cao Wenxuan);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1954年
  现任职务: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 学历
  1970年12月,于江苏省盐城县河夹寺中学高中毕业;
  1974年9月—1977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3. 职历
  1985年-1988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讲师;
  1987年-1989年     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
  1988年-1992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93年-1995年     东京大学任教;
  1998年—2008年     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1992年-至 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96年—至 今      博士生导师;
  1996年-至 今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
  
  4.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部分)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鲁迅文学院兼职教授。
  
  5. 专业研究领域
  中国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小说艺术、文学创作。
  
  6.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中国北京100871,北京大学中文系
  
  
  7. 出访交流活动
  1990年起,曾赴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巴西、墨西哥、挪威、芬兰、瑞典、丹麦、冰岛、韩国、古巴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作家协会、孔子学院讲学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8. 讲授课程
  1、中国当代文学;2、新时期文学研究;3、中国当代文学热点分析;4、小说的艺术;5、文学作品赏析;6、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7、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8、小说十家;9、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模式研究;10、文学中的艺术问题;11、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 12、中国当代文学热点分析;13、文革后的中国文学。
  
  9、指导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15人;
  另外,指导博士后1人,访问学者10余人。
  
  10.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小说的艺术;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6AZW004):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3.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
  
  11、专著与论集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第二世界——对文学的哲学解释,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曹文轩文学论集,论文集,21世纪出版社,1997;
  面对微妙,学术随笔集,泰山出版社,1999;
  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小说门,专著,作家出版社,2002;
  曹文轩读小说,专著,台湾天卫出版公司,2004;
  曹文轩文集(9卷),作家出版社,2003。
  
  12、编著
  新潮儿童文学丛书,主编,21世纪出版社,1989;
  现代名篇导读,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落日红门—50年小说选,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50年儿童文学选,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外国儿童文学导读本,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外国文学导读本,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近代作品选(10册),主编,台湾未来书城,2003;
  语文课程标准课外读物导读丛书(50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2004年中国小说(北大年选),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新语文读本(10册),主编之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二语文(10册),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05年中国小说,(北大年选),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高中语文教材(1册),主编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高中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欣赏(1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新人文读本(8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06年中国小说(北大年选),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07年中国小说(北大年选),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论文
  哲学:对“再现论”的全盘否定,论文,《百家》,1989;
  思维的没落:非理性主义,论文,《北京大学校刊》,1989;
  第二世界,论文,《百家》,1989;
  艺术感觉论,论文,《文学评论家》,1990;
  荒野的萌动——中国大陆八十年代文学概观,论文,香港《法言》,1990;
  形而上的沉思,论文,《文学世界》,1993;
  进入现代形态,论文,《文学世界》,1993;
  死亡与存活,论文,《文艺争鸣》第5期, 1993;
  小说:现代神话,论文,《文学世界》,1993;
  走向庸常——论新写实主义,论文,《中国文化研究》8月,1995;
  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文化背景,论文,《南方文坛》第3期,1988;
  无限的可能性,论文,《小说评论》第6期,1997;
  作坊情结,论文,《南方文坛》第6期,1997;
  坠入巫术,论文,《文学世界》,1997;
  感觉崇尚,论文,《中国文化研究》2月,1997;
  说空,论文,《文学世界》,1997;
  激情与叙事,论文,《文学评论》第1期,1997;
  走出形而下,论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8;
  论短篇小说的现代形态,论文,《北京文学》,1998;
  圈子里的美文,论文,《文学世界》,1998;
  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贫困化,论文,《北京文学》,1998;
  对一个概念的无声挽留,论文,《文学评论》第1期,2000;
  论川端康成,论文,《十月》杂志,2000;
  论普鲁斯特,论文,《十月》杂志,2000;
  论博尔赫斯,论文,《十月》杂志,2000;
  论陀斯妥耶夫斯基,论文,《十月》杂志, 2000;
  论契诃夫,论文,《十月》杂志 ,2000;
  论毛姆,论文,《十月》杂志,2000;
  论陀斯妥耶夫斯基,论文,《十月》杂志,2000;
  中国小说的出路,(《50年小说选》序),论文,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儿童文学50年(《50年儿童文学选》序),论文,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经验的价值,论文,小说选刊,2001;
  永在:故事,论文,小说选刊,2001;
  小说意义上的经验,论文,小说选刊,2001;
  与游戏精神的契合,论文,小说选刊,2001;
  小说家:准造物者,论文,小说选刊,2001;
  对"虚构"的现代性解读,论文,小说选刊,2001;
  时间之马,论文,小说选刊,2001;
  "渗延"困境,论文,小说选刊,2001;
  走出非法之路,论文,小说选刊,2001;
  切入与回旋,论文,小说选刊,2001;
  无边的空间,论文,小说选刊,2001;
  重组与虚构,论文,小说选刊,2001;
  小说:书写经验的优越文体,论文,《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2001;
  沉沦与飞--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论文,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第2期,2002;
  “介入”与“隐退”,论文,小说选刊,2002;
  摇摆,论文,小说选刊,2002;
  论近二十年来文学中的“流浪情结”,论文,文学评论第7期,2002;
  曲线:情节运行的动力,论文,小说选刊,2002;
  小说与押韵    论文,小说选刊,2002;
  人物的游移    论文,小说选刊,2002;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论文,《当代作家评论》第9期,2002;
  现代情感的古典诠释,论文,《中国读书评论》第12期,2002;
  布局(一),论文,小说选刊,2002;
  布局(二),论文,小说选刊,2002;
  环形与交错,论文,小说选刊,2002;
  危机与阻迟,论文,小说选刊,2002;
  风景的意义,论文,小说选刊,2002;
          曹文轩文集(9卷),作家出版社,2003;
  重说历史——在真实与与虚构之间,论文,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2003;
  故弄玄虚——对一个成语的解读,论文,中华读书报,9月24日,2003;
  质疑“大文化批评”,论文,天涯第5期,2003;
  一位古典风格的现代主义者,论文,《中国儿童文化》,2004;
  质疑“大文化批评”,论文,新华文摘,第2期,2004;
  安徒生与中国文学,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3期,2005;
  写天地之大美,论文,新华文摘,第10期,2005;
  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论文,江南,2006;
  关于邵燕君,随笔,南方文坛第1期,2006;
  《朗读者》序,论文,译林出版社,2006;
  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论文,粤海风第3期,2006;
  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论文,文艺争鸣第3期,2006;
  将小说放置在文学的天空下,论文,中华读书报,11月22日,2006;
  《小说鉴赏》序,论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将文学放置在文学的天空下,论文,《名作欣赏》第1期,2007;
  关于文学的教育意义,论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无望的马贡多——读《百年孤独》,论文,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因水而生,论文,《中华读书报》9月17日,2007;
  进入现代形态——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论文,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艺术感觉与艺术创造,论文,《黄河文学》,2007;
  《草房子》写作札记,论文,《江南》,2008;
  李云雷这个人,随笔,《南方文坛》,2008;
  “左岸”书系序,论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4、文学作品
  古老的围墙,长篇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云雾中的古堡,短篇小说集,重庆出版社,1986;
  哑牛,短篇小说集,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
  暮色笼罩的祠堂,短篇小说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
  忧郁的田园,短篇小说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
  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绿色的栅栏,短篇小说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红帆,短篇小说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台湾民生报社,1994;
  红葫芦,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报社,1994;
  埋在雪下的小屋,长篇小说,台湾国际少年村,1994;
  少年,散文集,台湾民生报社,1996;
  蔷薇谷,短篇小说集,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三角地,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报社,1997;
  草房子,长篇小说,江苏少儿出版社,1997;
  红瓦,长篇小说,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大水,短篇小说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草房子,长篇小说,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8;
  追随永恒,散文随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根鸟,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红瓦房,长篇小说,台湾小鲁出版社,2000;
  红瓦黑瓦,长篇小说,韩文版,2001;
  草房子,长篇小说,日文版,2002;
  白栅栏,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社,2002;
  忧郁的田园,短篇小说集,台湾印刻出版公司       2002;
  甜橙树,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社,2002;
  细米,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草房子,长篇小说,韩文版,2004;
  与王同行,散文随笔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天瓢,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8卷),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青铜葵花,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红葫芦,短篇小说集,韩文版,2005;
  梦的花纹,长篇小说,韩文版,2005;
  草房子,长篇小说,英文版,2005;
  曹文轩精选集,作品集,新世界出版社,2005;
  曹文轩自选集,作品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青铜葵花,长篇小说,台湾天卫出版公司,2005;
  稻香渡,长篇小说,台湾民生报社,2006;
  曹文轩经典作品,作品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阿雏,短篇小说集,接力出版社,2006;
  曹文轩经典作品    作品集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青铜葵花,长篇小说,韩文版,2007;
  天瓢,长篇小说,韩文版,2007;
  大王书·黄琉璃,长篇小说,接力出版社,2007;
  大王书·红纱灯,长篇小说,接力出版社,2008;
  细米,长篇小说,韩文版,2007。
  
  15、获奖情况
  1985年2月,牛桩(小说),北京市文学作品评奖优秀作品奖;
  1988年4月 ,再见了,我的小星星(小说),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1988年5月,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专著),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88年10月,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专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文学评论科研奖;
  1988年11月,儿童文学观念的更新(论文),首次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优秀论文奖;
  1988年11月,白栅栏(电影剧本),全国儿童故事片剧本征文评奖三等奖;
  1990年2月,阿雏(小说),北京市文学作品征集评奖优秀作品奖;
  1992年12月,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
  1993年2月 ,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作品集评奖一等奖;
  1992年12月,田螺(小说),海峡两岸少年小说征文优等奖;
  1993年11月,蓝花(小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1995年2月,红葫芦(短篇小说集),中国时报一九九四年度十大童书奖;
  1995年2月 ,红葫芦(短篇小说集),获台湾 “好书大家读”年度短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1995年2月,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获台湾 “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1998年2月 ,三角地(中短篇小说), 获台湾 “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1998年2月,草房子,(长篇小说),获台湾 “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1998年8月 ,草房子(长篇小说),第九届冰心文学奖大奖;
  1999年10月,草房子(长篇小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1999年10月,红瓦(长篇小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二等奖;
  1999年10月,草房子(电影),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奖;
  1999年6月 ,草房子(电影),第八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编剧奖;
  2000年5月 ,草房子(长篇小说),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00年5月 ,草房子(长篇小说),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类金奖;
  2000年,草房子(电影),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2000年,草房子(电影),意大利第十三届Giffoni电影节铜狮奖;
  2000年 ,红瓦(长篇小说),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2001年3月,红瓦房(长篇小说),获台湾 “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2001年10月,《人类生存状态的一致性——关于电影应关注何种存在层面的思考》获第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1年 ,红瓦(韩文版1、2)(长篇小说),韩国《中央日报》等评选2001年度“十本好书”;
  2002年9月,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专著),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一等奖;
  2002,合著《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获中国出版协会颁发的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2003年10月,根鸟(长篇小说),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佳作奖;
  2003年12月,合著《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4年2月, 中国安徒生奖, CBBY;
  2004年4月,被授予北京市2004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2004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2004,《近二十年来文学中的“流浪情结”研究》获北京市文联颁发的北京市第二届文艺评论奖;
  2004年5月,安徒生提名奖, iBbY;
  2004.9月,北京大学2003-2004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2004年10月,《细米》(长篇小说),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儿童文学奖;
  2004年12月,《细米》(长篇小说),在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征集评奖活动中获荣誉奖;
  2004年12月,获北京第二届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 
  2004年12月,《重逢大师》(学术随笔),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佳作奖;
  2005年12月,《青铜葵花》(长篇小说),《中国时报》2005年十大好书;
  2006年3月,《青铜葵花》(长篇小说),获台湾 “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2005年9月,本人参与完成的“中国当代文学专业课程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项目被评为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9月,本人参与完成的“中国当代文学专业课程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项目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5年        ,本人主持的“中国当代文学”被评为北京大学精品课程;
  2005 ,本人参与的“中国当代文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6 ,本人参与的“中国当代文学”被评为国家优秀精品课程;
  2007年,《青铜葵花》(长篇小说),获江苏省精品图书奖;
  2007年,《草房子》(长篇小说),获凤凰传媒集团2006年度畅销书奖;
  2007年,《稻香渡》(长篇小说)获台湾“好书大家读”2006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2007年9月,《青铜葵花》(长篇小说),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
  2007年10月,《青铜葵花》(长篇小说),中国政府奖;
  2007年12月,《青铜葵花》(长篇小说),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2008年12月,《大王书·黄琉璃》(长篇小说),中国图书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