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人物 > 文章详情
潘建国--北京大学
2011-06-07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

  个人简介
  
  
  别号酉堂,江苏常熟人,1969年出生。1999年于上海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2004-2006年曾先后在复旦大学古籍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7月至2006年10月,历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2006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专著及论文集
  
  1、《古代小说书目简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2、《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3、《古代小说文献丛考》(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5月出版。
  
  
  学术论文(1996-2008)
  
  1、《〈燕山外史〉版本考》,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008年总第3辑;
  2、《沈复粲鸣野山房藏书考略》,载《文献》2008年第4期;
  3、《海内孤本明刊〈新刻全像五鼠闹东京〉考》,载《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
  4、《清初岭南诗人龚章及其〈澹宁堂集〉》,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第3期;
  5、《方言与古代白话小说》,载《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新见〈燕山外史〉清稿本考略》,载《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
  7、《晚明七种争奇小说的作者与版本》,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8、《古代小说文献研究新课题》,载《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9、《古代小说珍稀史料知见录》,载《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2007年第2期;
  10、《近代海上画家与通俗小说图像的绘制》,载《荣宝斋》2007年第3期;
  11、《应该重新评价马廉的学术史意义》,载《书品》2007年第1期;
  12、《晚清上海报馆与〈野叟曝言〉小说》,载《中国文学研究》2007总第9辑;
  13、《近代小说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14、《铅石印刷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15、《马廉的藏书及其小说研究》,载《国学研究》2006年总第17卷;
  16、《明末清初山阴藏书家祁理孙未刊诗稿》,载《历史文献》2006年总第10辑;
  17、《〈野叟曝言〉光绪壬午本为增补本考辨》,载《国学研究》2005第15辑;
  18、《魏秀仁〈花月痕〉小说引诗及本事新考》,载《文学评论》2005第5期;
  19、《稀见清代小说〈詅痴符〉考略》,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20、《新发现〈野叟曝言〉同治抄本考述》,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21、《清代小说家魏秀仁著述新考》,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005创刊号
  22、《新发现明代中篇文言传奇小说〈巫山奇遇〉考略》,载《明清小说研究》
  2005年第3期;
  23、《清末上海地区的书局与晚清小说》,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24、《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侦探小说期刊述略》,载《历史文献》2004年第8辑;
  25、《清代小说家杜纲新考》,载《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
  26、《明凌濛初刊刻评点〈世说新语〉考述》,载《上海师大学报》2004第5期;
  27、《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载《中华文史论丛》2003年
  总第73辑;
  28、《〈工商业尺牍偶存〉所录鸳鸯蝴蝶派作家史料辑考》,载《明清小说研究》
  2003年第2期;
  29、《晚清扬州吴引孙测海楼及其所藏通俗小说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
  30、《〈松荫庵漫录〉与〈申报〉所载晚清文言小说》,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
  31、《〈续同人集〉所录钱大昕遗文佚诗》,《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2002第3期;
  32、《明邓志谟“争奇小说”探源》,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第2期;
  33、《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34、《明凌濛初尺牍真迹考释》,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35、《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载《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
  36、《不断拓展古代小说研究新视野》(合作),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37、《从〈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载《明清小说
  研究》2001年第1期;
  38、《晚清上海崇明黄超曾所辑日本汉诗集〈同文集〉》,载《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1年第3期;
  39、《档案所见1906上海地区的书局》,载《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6期;
  40、《古代小说租赁业漫话》,载《文史知识》2001年第5期。
  41、《〈申报〉所载〈祭蒲柳泉先生记〉》,《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1期;
  42、《晚清上海五彩石印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3、《南北书肆与古代通俗小说》,载《国学研究》2000年总第7辑;
  44、《古代通俗小说书目论略》,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
  45、《道教女性崇拜与明清艳情小说的女性主题》,载《中国小说论丛》(韩国)
  2000年第12辑;
  46、《晚清上海书坊东璧山房与〈今古奇闻〉小说》,载《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0年第3期;
  47、《稗官说》,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48、《徐兆玮与〈黄车掌录〉》,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
  49、《唐传奇文体考辨》(合作),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50、《佛教俗讲转变伎艺与宋元说话》,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51、《周越然及其藏书考略》,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4期;
  52、《周越然与明清小说》,载《浙江学刊》1998年第2期;
  53、《〈欢喜冤家〉对〈钟情丽集〉〈寻芳雅集〉的辑采》,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
  54、《道教房中观与明清小说的性描写》,载《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3期;
  55、《明清艳情小说结局模式的宗教分析》,载《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
  56、《陆容与明代拟话本小说》,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57、《敦煌论议考》(合作),载《中国古籍研究》1996年创刊号;
  58、《勉铃新考》,载《文献》1996年第1期;
  59、《〈欢喜冤家〉与〈杜骗新书〉》,载《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2期;
  60、《唐表演伎艺“讹语影带”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专业领域
  
     主要涉及古代小说及明清文学史、古典文献学、近现代出版文化等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课程(1999-2008)
  
  1、《中国文学史》(元明清),基础课;
  2、《文史典籍导读》,基础课;
  3、《中国学术史》,选修课;
  4、《古代小说专题研究》,选修课;
  5、《古代小说文献学》,选修课;
  6、《晚清小说研究》,选修课;
  7、《近代出版文化研究》,选修课;
  8、《古代文学作品选读》,选修课。
  
  
  主要科研项目(1999-2008)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1999)
  2、上海市哲社中长期规划项目“清代后期上海地区的书局与晚清小说”(2001)
  3、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项目“古代通俗小说版刻研究”(2005)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书局与白话小说”(2006)
  5、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都市出版文化与中国文学的近代传播及新变”(2008)
  
  
  主要奖励及荣誉(1998-2008)
  
  1、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8)
  2、论文《唐传奇文体考辨》(合作),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2000)、同时获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00)
  3、上海市曙光学者(2001)
  4、论文《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04)
  5、《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书目研究》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
  6、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
  7、论文《清末上海地区书局与晚清小说》,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论文三等奖(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