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人物 > 文章详情
钱志熙--北京大学
2011-06-07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

  个人简介
  钱志熙,1960年1 月26日出生于浙江乐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精品课程“古代文学课”主持人。社会兼职: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选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文学遗产》编委,《国学研究》编委。
  
  
   联系方式
  通讯址:北京大学中文系,邮编,100871。
  
  论文
  1、 黄庭坚与禅宗 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2、 黄庭坚与新旧党争  温州师专学报 1986年第2期
  3、 黄诗分期初探       温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4期
  4、 “陈师道学诗于黄”辨 文学遗产增刊第18辑
  5、 谢灵运《辨宗论》与山水诗 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6、 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 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
  7、   矛盾与和谐---论陶渊明诗歌中的一重关系   论文求索1990年第1期   1990
  8、   既深且广----评曹道衡沈玉成<魏晋文学史> 论文文史知识1992年第5期
  9、“江郎才尽”新探   《电大教学》(浙江)1992年4、5期
  10、汉乐府与"百戏"众艺之关系考论论文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1992
  11、 <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永明文学革新---兼论沈约的文学发展道路
                          论文求索1993年第2期   1993
  12、黄庭坚兴寄观与黄诗的兴寄精神         论文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     1993
  13、黄庭坚与北宋儒学     论文原学第1辑        1994
  14、均衡地作用---读冯至先生<杜甫传>的一些体会   
                         论文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994
  15、审美.历史.逻辑----论文学史研究的三种方法
                      论文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1994 《缀玉二集》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6、论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其在山水诗艺术中的体现
                      论文原学第2辑        1995
  17、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 
                     论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1995
  18、表现与再现的消长互补: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种规律       论文文学遗产   1996
  19、论《文赋》体制方法之创新及其历史成因   论文求索 1996
  20、论黄庭坚诗学实践的基本课题    论文漳州师院学报    1996
  21、群体影响与个体超越:试探杰出文学家的成功规律     论文江海学刊   1996
  22、论建安诗歌与音乐艺术的关系    论文原学第4辑        1996
  23、奇篇试赏析---也说韩愈<双鸟诗>的寓意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1期      1996
  24、汉乐府诗文艺性质浅谈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1期      1996
  25、曹植诗解二题    论文原学第5辑        1996
  26、论<诗经>中的生命观与生命主题         论文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1996
  27、无法回归的自然---谈王绩<野望>诗和颐和园的一幅画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1期
  28、论黄庭坚诗学实践的基本课题    论文漳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997
  29、旧学与新知的融会     论文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1997
  30、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     论文文学遗产   1997
  31、从生命角度研究古典文学   论文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1997
  32、苏轼论文 <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三集       1998
  33、乐府古辞与文人拟作---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
                      论文 <文学评论>1998.2      1998
  34、略说近体诗与古诗的渊源关系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2期      1998
  35、中古山水诗主客关系的转变        论文文史知识 1998.4        1998
  36、 山水审美方式的演变和中古山水诗发展的阶段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98汉学国际会议论文提要》,1998年5月。
  37、一部详赡明密的年谱新作   论文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1998
  38、谢客风容映古今         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1999
  39、湛方生:一位与陶渊明气类相近的诗论文《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       1999
  40、旧学之殿军、新学之开山--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
                        论文《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       1999
  41、晋宋文人对传统山水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论文《国学研究》第六辑 1999
  42、领略古法生新奇:黄庭坚、元祐诗歌高潮与江西诗派 
                       论文国际汉学第4辑         1999
  43、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论文《文史知识》1999年第10期     1999
  44、汉代社会与乐府艺术   论文文学前沿第一辑         1999
  45、谈谈探索诗歌史及其文化背景的一些体会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    2000
  46、戏为论诗绝句三十二首        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0
  47、林庚先生的新诗学       论文《诗探索》2000年第1-2辑        2000
  48、音乐史上的雅俗之变和汉代的乐府艺术        论文《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   2000
  49、课诗零札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5期        2000
  50、论上古至秦汉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内涵论文文史第52辑      2000
  51、论黄庭坚的"情性说"   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六辑        2000
  52、诗词是他生命中重要的部分_先师陈贻焮教授的诗词
                       论文《全国第十四届中华诗词会论文集》(《中华诗词》20 2001
  53、论诗词创作传统在当代的延续     论文《文学前沿》第三辑 2001
  54、先师陈贻焮教授的诗词创作         论文《中华诗词》    2001
  55、评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   论文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2001
  56、杜甫诗法论探微论文《文学遗产》    2001
  57、陈贻焮先生的学术研究与诗词创作       论文《文史知识》    2001
  58、从《韩客诗存》看韩国近代汉诗创作及中韩文学交流
                      论文《韩中人文研究的现况与课题》         2001
  59、"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
                       论文中国诗歌研究研究第1辑   2002
  60、元白诗体论探析
                      论文《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3
  61、谈谈宫体诗         论文文史知识2003年第3期     2003
  62、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构建及其特点论文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2003
  63、叶适《白石净慧院经藏记》读后记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6期      2003
  64、魏晋风度与魏晋文学   论文载于江苏教育出版社温儒敏主编《高等语文》    2003
  65、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
                    论文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2004
  66、王十朋与《荆钗记》本事之谜     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2004
  67、王十朋和他的《会稽三赋》         论文《文史知识》2004第9期 2004
  68、艺术与思想的多样性统一——以杜甫《秋兴》八首为例 
                     论文《文史知识》2004年第10期     2004
  69、论中国古代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
                     论文《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004
  70、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
                ——兼论对《毛诗》序传解诗系统的正确认识》
                          论文《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005
  71、《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前期诗史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
                              论文《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2005
  72、《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论文《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05 
  73、《吴越王钱镠先世考略——并论先世对其霸业的影响关系》
                          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    2005
  74、《对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论文《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005
  75、《论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6、《论汉代诗学的群体诗学特征及其内部的分野》
  《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文学刊》第4辑,2005年12月
  77、   《中国古代诗学演进的几种趋势》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编《立雪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8、 《永嘉学派《诗经》学思想述论》
                    《国学研究》第1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9、 《论说岳全传的通俗小说性质及其在文体上的表现》《东方论丛》2006年第2期
  80、蔡文溥和他的《四本堂集》    《典籍与中国文化》2006年?期
  80、李邕《古诗四言》帖在古诗校对方面的价值
                              论文《典籍与中国文化》2007年第1期    2007
  81、周汉房中乐考论论文《文史》2007年第2辑      2007
  82、论初唐诗人对元嘉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
                        论文《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2007
  83、试论四灵诗风与宋代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 
                   论文《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2007
  84、永嘉学派的《诗经》学思想(上)(日文)
                      论文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橄榄》第14辑         2007
  85、汉代乐府与戏剧论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007
  86、试论郝经文学创作的渊源与造诣论文求是学刊2007年第4期     2007
  87、汉乐府佚篇《河东蒲反歌诗》     论文文史知识2007年12期       2007
  88、<醉翁亭记>前实后虚笔法论---从苏唐卿篆书碑文的异文说起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1期      2008
  89、早期文集形成问题新探----兼论其与公燕集.清谈集之关系 
                         论文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2008
  90、"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
                       论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        2008
  91、论阮籍咏怀诗---组诗创作性质及其主题的逻辑展开
                          论文东方丛刊2008年第1辑     2008
  92、关于永嘉学派之诗经学思想(下) 
                  论文(日文)    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橄榄>第15卷 2008
  93、阮籍"咏怀诗"论 论文(日文)    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第九集 2008
  94、永嘉四灵诗学的再探讨----兼论其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论文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2008
  95、李白<清平调词>新解----从"叶想衣裳花想容"说起  
                      论文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4期 2008
  96、张衡和他的<南都赋> 论文文史知识2008年第5期     2008
  97、"凹晶馆联诗"与<石鼎联句>----曹雪芹对韩愈的一次借鉴
                       论文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      2008
  98、唐宋"词学"考论 论文中华国学研究创刊号 2008
  99、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   文学遗产 2009年第1期
  
  专著与论集
  1、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专著北大出版社        1993
  2、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 专著东方出版社        1997
  3、   活法为诗   专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7
  4、   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专著大象出版社        2000
  5、古文观止注评(唐文部分)    吉林文史出版2001年
  6、   江西诗派诗传(查正贤、尹涛合著)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7、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     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8、《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        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9《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版)》     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专业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近年的研究课题:中国古代诗学史、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乐府诗史、唐诗体裁、宋诗重要流派、传统生命观与文学生命主题、山水文化与山水文学,等。
  
  担任过的课程
  1、“古代文学”(上)(先秦至唐五代)(文科实验班、外语系本科)。
  2、“古代文学”(二)(魏晋至唐五代)(中文系本科)
  3、“古代文学作品赏析”(面向全校本科)
  4、“大学语文”(面向全校本科)
  5、“魏晋诗歌艺术原论”(研究生专题课)。
  6、“魏晋南北朝诗歌艺术源流”(研究生专题课)。
  7、“唐诗分体研究”(研究生、本科生专题课)、
  8、“乐府诗歌艺术源流”(研究生、本科生专题课)。
  9、“黄庭坚诗导读”(研究生专题课)
  
  科研项目
  1、唐前生命观与文学生命主题    3万元、1996年10月至1999年月日10月(国家教委“九五规划”博士点重点课题),已结项。
  2、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个人,10万。(具体课题为乐府诗艺术源流、唐诗分体研究)已完成。    
  3、中国诗歌通史,教育部重点课题。首都师大中国诗歌中心课题,主持人为赵敏俐教授。本人担任魏晋南北朝卷主编。
  
  获奖
  1、第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2、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
  3、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专著奖(《魏晋诗歌艺术原论》),1997年。
  4、《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1996年度)
  5、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宝山钢铁集团设立的面向全国高校教师的奖项)(1998年度)等。
  6、北京大学1999至2000年度优秀班主任三等奖。
  7、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8、北京市培养新世纪(2001——2003)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9、指导博士生查正贤获北京大学2003年度优秀博士论文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