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人物 > 文章详情
傅刚--北京大学
2011-06-07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

  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文系外国人教师(2003.4.-2005.9.)、台湾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8.9-2009.1.)。专业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学术社团兼职有: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心雕龙》研究会理事。
  
  
  论文
  
  论著
  
  1995年;《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版;《中国诗歌史论丛书》之一种,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奖三等奖、1995―199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成果奖 
  1997年;《魏晋风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书系博士学位论文,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0年;《文选版本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第八届(2002)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七届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萧统评传》(合作);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中國文學作品選注》(魏晉南北朝分卷主編),中華書局
  2006年;參加《中華文明史》“先秦至隋部分文學史”撰寫 北京大學出版社
  
  
  其它
  
  1991年;《历代文学名篇·南朝文学名篇》;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新编千家诗》(参加编写); 中华书局
  
  
  论文
   
  1.        《赋之来源及其流变》,《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2.        《文贵清省说的时代意义──论陆云<与兄平原书>》,《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
  3.        《吴蜀文学不兴的社会原因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四川)1986年第2期
  4.        《陆机初次赴洛时间考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5.        《曹丕曹植文学价值观的一致性及其历史背景》(合作),《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        《论陆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7.        《时代思想的异端者──评〈论衡〉》,《遁世与救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8.        《太康文学思想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9.        《邺下文学论略》,中州古籍出版社版1992年版,《建安文学新论──全国第三届建安文学讨论会论文集》
  10.     《关于陆机几个问题的澄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2年版
  11.     《两种距离感的把握》──何逊《日夕望江赠鱼司马》,《文史知识》1993年第11期
  12.     《吴迈远生平事迹考》,《文学研究》第3期,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4月版
  13.     《论<文选>所载陆机<挽歌>三首》,《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
  14.     《论<文选>“难”体》,《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
  1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简评日本学者清水凯夫《<诗品>、<文选>论文集》,《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
  16.     《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17.     《《文选》编者及编纂年代考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8.     《从《文选》选诗看萧统的诗歌观》,《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版1997年版
  19.     《永明文学至宫体文学的嬗变及梁前期文学状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20.     《论<文选>的编辑宗旨、体例》,《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21.     《关于日本古钞<文选>残二十一卷》,《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22.     《文选版本叙录》,《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3.     《传统选学和新选学》,《文史知识》1998年第4期
  24.     《文选三十九类说补证》,《文献》1998年第3期
  25.     《试论梁代天监、普通年间文学思想与创作》,《文学遗产》1998年第5期
  26.     《永隆本<西京赋>非尽出于李善本说》,《中华文史论丛》第6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7.     《<文选>与中古文学研究》,《文史知识》1999年第11期
  28.     《论<文选>与<诗品>、<文心雕龙>及《文章缘起》间的关系》,《文学评论丛刊》第2卷第1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
  29.     《从<文选>选赋看萧统的赋文学观》,《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0.     《汉魏六朝文体辩析的学术渊源》,《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31.     《俄藏敦煌写本Φ242号<文选注>发覆》,《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32.     《论李善注<文选>版本》,《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     《汉魏六朝著书、编集体例考论》,《文学前沿》,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4.     《<文选>李善注原貌考论》,《文史》(总第51辑)2000年第2辑
  35.     《论<文选>的收录标准及与齐梁时期作家作品评间的异同》,《殷都学刊》1999年第1期
  36.     《关于<文选>分类—屈守元先生<绍兴建阳陈八郎本文选五臣注跋>读後》,《书品》1999年第3期,中华书局
  37.     《关于现存几种五臣注<文选>》,《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五辑 中华书局2000年2月版
  38.     《<文选>的流传及影响》,《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1期
  39.     《论韩国奎章阁本<文选>的文献价值》,《文献》2000年第3期
  40.     《<典论·论文>二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9辑
  41.     《汉魏六朝撰著作者考论》,《中国文化研究》秋之卷,2000年8月
  42.     《〈文选〉版本在明清的存藏和流传》,《〈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四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3.     《略说〈千家诗〉》,《学林漫录》十五集,中华书局2000年版
  44.     《〈玉台新咏〉编纂时间再讨论》,《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5.     《“文史”与“诗文评”——论文学批评的分类》《新文学》创刊号,河南大象出版社
  46.     2002年版《论<玉台新咏>的编辑体例》《国学研究》第十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     《宫体诗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1期
  48. <玉台新咏>研究二题》,《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3期
  49. 从<文选序>几种写、钞本推论其原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0. 《南朝乐府古辞的改造与艳情诗的写作》,《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51. 《<玉台新咏>编纂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第十九号,日本中国社会文化学会2004年6月
  52. 《“宫体诗”与《玉台新咏》研究史的检讨》,《学林》,日本立命馆大学2004年
  53. 《<玉台新咏>版本补录》,《文史》2004年第3期
  54. 《三萧论》,《中文自学指导》,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2006年
  55. 《日本猿投神社藏<文選>古寫本研究》《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四輯,中華書局2007
  56.  略论纪昀的《玉台新咏》研究,《人文中国学报》第十四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7. 《玉台新咏》校笺(二),《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8
  
  
  科研项目:
  
  1.《魏晋玄学与文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成。
  2.《<文选>版本研究》,博士後研究项目,完成。
  3.《<文选>学史》,优博资助项目,进行。
  4.《中日文选学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
  5.《<玉台新咏>与南朝文学》,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完成。
  6.《先秦两汉叙事文学研究》,个人研究项目,进行。
  7.《左傳》新校注,北京大学国学院“新编新注十三经”项目,进行。
  8.《汉代辞赋研究》,个人研究项目,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