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人物 > 文章详情
邹逸麟--复旦大学
2011-06-07 作者:佚名 来源: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邹逸麟:男,1935年8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年秋分配至中国科学历史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57年初,随谭其骧教授来上海参加《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纂工作。1962年转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任助教,1978任讲师。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2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国家教委特批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8年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2、1997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3、1998年被选为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被聘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1996年辞去研究所所长职务,同年被复旦大学聘为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首席教授。1998年继聘为首席教授。现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主编、上海社联委员、上海史志学会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副主委、复旦大学主委。
  著作
  《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 198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本人为主要编审人员之一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为主要撰稿人之一
  《千古黄河》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
  《中国历史地理》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11万字
  《从青龙镇到外高桥》(二人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9年再版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1995年获首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典》第一副主编1996年
  清胡渭《禹贡锥指》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998年获华东地区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2000年全国图书一等奖。
  论文
  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历史教学1959年12期
  隋唐汴河考光明日报1962年7月4日
  唐宋汴河淤塞的原因及其过程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1962年第1期
  从含嘉仓的发掘谈隋唐时期的漕运与粮仓文物1974年2期
  试论定陶的兴衰与古代水运交通的变迁中华文史论丛第8辑1978年
  宋代惠民河考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5期
  上海地区最早对外贸易港_青龙镇1980年第1辑
  金明昌五年河决算不上一次大改道社会科学战线辑刊1980年第2辑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年
  唐代碎叶城二人合作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年
  谭其骧论地名学地名知识1982年2期
  从地理环境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中国史研究1982年3期198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
  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历史地理创刊号1982年
  北宋黄河下游横陇北流诸道考文史第12辑1982年
  试论我国运河的历史变迁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3期
  关于上海历史地理的几个问题二人合作1982年2期
  万恭和《治水荃蹄》历史地理第三辑1984年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复旦学报1984年5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与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3期
  汉书沟洫志笺释历史地理研究第一辑1986年
  辽代西辽河流域的农业开发辽金史论丛第二辑1987年
  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五辑1987年
  从历史角度讨论黄河下游河道综合治理问题1987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文集
  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和城镇兴衰历史地理第六辑1988年
  广德湖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
  东汉以后黄河下游出现长期安流局面问题的再认识人民黄河1989年第2期
  潘季驯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元代河患与贾鲁治河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_学习季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历史地理第九辑1990年
  略论历史上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
  胡渭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舆地纪胜的流传及其价值古籍整理与研究第七辑1992年8月
  古都洛阳研究的新篇章河洛史志1993年1-2期
  上海港的历史地理二人合作自然杂志1993年2期
  博约精微嘉惠学林_评《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地理研究1993年6月
  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二人合作求是1993年7期
  清代江南三大政与苏北城镇的盛衰变迁二人合作庆祝王钟输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陈学文著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序群言出版社1993年
  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历史地理第11辑1993年
  也谈安阳是否够资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二人合作中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研究测绘出版社1994年
  试论邺都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古都史上的地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1期
  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1995年1期1996年获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春秋秦汉邺城古址考辨殷都学刊1995年2期
  关于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收集利用和辨析问题二人合作历史自然地理1995年2期
  历代正史河渠志浅析复旦学报1995年3期
  追念恩师谭季龙教授历史地理第12辑1995年
  安徽史地漫谈中国方域1995年5期
  文焕然等著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序重庆出版社1995年
  许作民著邺都佚志辑校注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再谈安阳是否能称得上大古都中国方域1996年5期
  冲田一与上海地名志上海地名1996年
  从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轨迹看21世纪的中国经济历史地理第13辑1996年
  矻矻十年磨一剑__评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博览群书1996年10期
  何业恒著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序湖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
  读新编蚌埠市志有感蚌埠市志评论文集黄山出版社1996年
  读《〈尚书虞夏书〉新解》之《禹贡》篇之一得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2期
  个中甘苦自我知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5日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大成果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3期
  对当前古籍整理工作的几点浅见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7年5期
  胡渭和他的《禹贡锥指》人民政协报1997年10月6日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人文地理 1997年增刊
  《洛阳市志》第三卷《城市建设志。交通志。邮电志》读后几点感想  河洛史志 1997年4期
  评新编《宁波市志》 中国地方志 1997年第6期
  明清流民与川陕鄂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  复旦学报 1998年4期。
  《宋史河渠志》浙江海塘西湖篇笺释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七辑1998年。
  关于加强人地关系历史研究的思考  光明日报史林  1998年11月6日。新华文摘1999年1期转载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序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统《唐代羁糜府州研究》序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对21世纪中国环境问题的思考《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11月第14卷4期
  我国古代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棗以先秦两汉时期为例《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新编《黄河志》是一部认识黄河研究黄河的百科全书《黄河史志资料》1998年4期。
  学术生涯之回顾与展望《与历史同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略论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规划策略城市研究1998年6期。
  江淮平原与人生谢觉民主编《自然、文化、人地关系》,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
  以古鉴今椃此既说毓叵抵???《辞海新知》1999年3期。
  蓝勇著《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管窥刊《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学苑出版1999年
  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学林春秋》三编下册朝华出版社2000年
  《历史学教问题》2000年1期
  澳门话古今《上海地名》2000年1期   
  
  #办公电话:021-65642714
  #专业职称:教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