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教育 > 文章详情
校园低碳:培育未来绿色竞争力
2011-06-03 作者:李志青 来源: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

  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教育部等共14个部门发布了于6月中旬开展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活动的主题定为“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倡导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社区、军营等各种用能主体发起各种节能低碳宣传活动。其中关于校园部分,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类学校广泛开展能源资源国情教育,通过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合理用能的行为习惯。”事实上,与企业,社区等其他用能主体的节能和低碳相比,校园的低碳发展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低碳的校园将有助于我们培育和发展未来社会的绿色竞争力。

  2010年,耶鲁大学发布《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10-2013)》,在卷首语中,雷文校长清晰地表达了大学校园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意义,那就是着眼于“培养未来的世界领袖”。为此,耶鲁大学在2005年专门成立了致力于校园可持续发展事务的办公室,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43%的低碳总目标,承诺每年为此投入1%的学校总预算。在这些举措的背后,我们无疑不仅可以展望在不久的未来出现一个全新绿色低碳的耶鲁校园,更是可以看到,从这个低碳校园里走出的毕业生,将他们的绿色低碳理念源源不断地撒播至各个领域,造就低碳的世界。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挑战,低碳发展成为未来社会主要竞争领域的背景下,如果说,大学校园的低碳发展是着眼于为20年后的世界输送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那么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的低碳发展则可以为30年,40年之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做出贡献。
  
  校园低碳发展的第二层意义在于,长远地来看,在实现节能和低碳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校节省开支。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经济状况影响,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低碳发展曾一度受阻,全球低碳发展陷入谷底,经过2年多的调整之后,时至今日,世界低碳发展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除了在中长期继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之外,节能成为另一种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一种可以在短期里给用能主体带来经济效益的途径。大量的现有实践表明,在老校园内采取适当的技术改造用能设施,或者在新校园里直接采取节能设备和设施,都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节能收益,弥补节能成本。这也是为何耶鲁大学等私立大学近期在财务状况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致力于低碳校园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校园低碳发展的第三层意义在于,通过推动节能和低碳发展,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将大中小学生在环境科学上的研究和兴趣与周边的实际应用相联系,而且还可以将实验室研究成果付诸于校园可持续发展实践,促进产学研合作。譬如,在耶鲁大学的低碳校园发展中,无论是低碳建筑建设,还是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低碳理念的推广活动,它们大都由相关领域师生参与开发,运作和维护,从而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以及最佳的试验基地。即便是在中小学,校园的各种节能和低碳实践无疑也可以直接地为学生提供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于相关科学的认知和兴趣。
  
  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的低碳校园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如何在校园层面上开展系统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设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总体而言,就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经验来看,由于校园的特殊性,其低碳化过程既与其他用能主体的低碳发展有共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在制度设计上,由于校园的低碳主体主要集中在师生两部分,教师的科研活动,学生的生活以及校园管理活动是最为重要的几种用能过程,因此,校园有必要探索建立吸引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在师生员工中逐步推广低碳理念,推动低碳发展从自发走向自主,而在不同的推广阶段里,校方可针对师生等用能主体,不同程度地开展和执行节能和低碳实践,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探索建立以指导和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主要任务的横向管理机构,通过与科研,实习,教学,就业等校园活动的结合,最大程度上吸引校园内其他部门和机构共同参与到低碳发展的进程中;
  
  其次,在具体领域上,校园可以开展建设以能源为主,其他领域并重的综合低碳发展体系。一般而言,在校园内,除了能源领域之外,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可能领域还包括了规划,交通(校内和跨校区),食品,垃圾处理,建筑,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土地利用以及物资采购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各类大中小学校园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上述活动紧密相关,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将低碳理念贯穿于各个活动过程,系统地开展低碳建设,才能使校园低碳化更好地与节能减排相辅相成,使校园社区成为低碳发展的一个整体。
  
  此外,在低碳发展的目标设定与执行上,应充分考虑校园作为师生员工工作生活场所的主要特征,以服务于校园社区内师生员工的各种科研、教学与生活需要为宗旨,着眼于启蒙和树立低碳发展理念,通过能碳耗审计,合理挖掘各种节能与减碳的潜力,分阶段逐步建立适合本校园需要的节能低碳标准,因地制宜地引入各种节能低碳技术和设施,最后实现改善校园工作生活环境,并提高师生员工工作生活品质的终极目标。
  
  总之,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美好蓝图中,低碳校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全社会输送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提升国家和社会的绿色竞争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