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八国集团(G8)年会在法国召开。八国集团最早是七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等七个西方发达经济体构成,因有钱有权有势而成为令世人垂涎的“富国俱乐部”。它曾长期执掌世界经济之牛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前途和命运。
在其发展过程中,七国集团并不满足于只讨论和决定世界经济问题,“富国”们还要在政治与安全上显示其“领导”地位,因而逐渐增加了政治与安全议题。因此,它甚至一度被认为有取代联合国安理会的趋势。“富国俱乐部”的尊贵与荣耀强烈地吸引着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几经努力后,俄罗斯终偿所愿地于1998年正式跻身于该俱乐部,七国集团遂变成八国集团。
如今的八国集团已失去了在世界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的强势地位。面对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崛起,八国集团操控世界经济事务的能力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经济上加强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均在提升,八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越来越力不从心。
一场发端于美国并迅速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当今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严重缺陷,而单凭八国集团则显然无法有效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大危机。在此历史背景下,更具广泛代表性、更能正确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版图的二十国集团应运而生,并被宣布为世界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这样,二十国集团就取代了已显落伍的八国集团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就注定了八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将被边缘化,日呈式微之势。
然而,事实证明,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八国集团决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有时甚至还会大出风头。究其原因,八国集团仍有利用价值。
首先,有些国家仍将其视为体现自身大国地位的重要平台。在二十国集团被宣布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平台之后,意大利和俄罗斯均明确表示,八国集团仍要保留下去。加拿大和日本也需继续借助八国集团体现其重要国际地位。
其次,八国集团在弱化经济作用的同时,仍可保持甚至加强其政治与安全作用。例如,今年的八国集团峰会重点关注了西亚北非局势和核安全问题,并就援助问题达成了实质性协议。
第三,八国集团可通过增设新的议题来体现在新时代的存在价值。例如,今年的八国集团峰会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防止网络犯罪”作为峰会中心议题,首次集中讨论了互联网问题。
最后,某些东道主可因时因事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以实现一些自身目的。例如,法国作为本年度的八国峰会东道主,应该说对本次会议非常重视,凸现其政治大国地位的意图十分明显。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利用各种场合来上演“政治秀”,为将要到来的国内大选捞取国际政治资本。
鉴于上述情况,八国集团仍可作为观察国际政治与安全动向的一个风向标,仍值得关注。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八国集团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今后,在经济上,它只能处于二十国集团的阴影中,发挥的作用将是局部的、有限的和个别的;在政治与安全上,它将面对俄罗斯的不同关切和声音,要发出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并不容易;在机制发展上,因为有了二十国集团这个更具代表性、更平等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发展中大国已决然放弃了与其原有的对话机制,而且,随着二十国集团对非洲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相关机制建设,八国集团与非洲国家在发展上的“伙伴关系”也变得有些多余。
虽然今年的八国集团峰会专门讨论了与非洲的“伙伴关系”问题,但重心已偏向政治与安全领域,具有明显的应急特征。在新议题讨论上,它也只能成为若干论坛中的一个,贡献会有些,但不会独占鳌头。(原载于人民网)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部副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