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教育 > 文章详情
人文素质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可持续发展动力
2011-05-30 作者:葛亮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了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上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则不是那么重视,这其实是个误区。作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拥有过硬的技能,掌握实践一线的操作能力,这些固然重要,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也不能小视。从某种意义上说,毕业生的人文素质如何,决定了其能否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技能之外的素质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学院开展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为载体的学生党团教育。每年2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对学生联合会、各系学生会、学生治保委员会、宿舍文明督察队以及社团骨干和班干部进行 700人次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使之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政治理论修养。

  每年结合自治区5月的民族团结教育月,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开展16课时的全院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活动。每学期,班主任要与每个民族学生至少进行一次一对一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做详细记录。学院以军训、入学教育、开学(毕业)典礼、时事政治竞赛、升国旗仪式、主题教育月(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素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爱心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用正确观点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

  我们认为,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建设,需要丰富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立校、独特地域文化固校、先进企业文化强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弟子规》为基本教材,一年级学生以“孝悌、谨信”为重点进行教育,二年级重点开展“仁爱”教育,三年级以讲座形式开展国学教育,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融合新疆独特地域文化。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意义。以“双语学习班”、“民汉学生结对子”等方式,以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契合点,通过民俗风情图片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和相关文艺晚会的开展,促进交流和谐发展。

  我们还不断加强校企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校企文化交流周”、“校企创新科技成果展”、“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通过文艺联谊晚会、文化交流座谈会、走访参观企业等活动方式,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学院特色文化植入企业文化发展。

  在学院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建立起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举办“4+3”人文素质教育论坛,开展以“厚德、强技、奋发、有为”校训内容为主题的4项论坛和以健康论坛、美育论坛、学生论坛为补充的3个论坛。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学院优秀毕业生定期为学生举行涵盖政治、经济、科技、历史、文化等主题论坛。

  一是厚德论坛,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请校内外名师讲授;二是强技论坛,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为主要内容,针对现代科技发展前沿、科技发展新趋势、新项目等问题,请业内专家、科学技术发明家等讲授;三是奋发论坛,以职业教育与职业养成为主要内容,针对学生从业所需具备的职业素质,聘请企业界人士以及专家、学者讲授;四是有为论坛,针对学生面临的就业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带来的压力,请社会各行业成功人士、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在校优秀学生等纵谈得失体会。五是健康论坛,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不良情绪、反常行为等,请相关专家、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进行答疑解惑、疏导治疗;六是美育论坛,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举办各类讲座、辅导,请校内外专家主持;七是学生论坛,由学生自主举办,供学生发表各种见解与看法,讨论问题,交流思想。

  我们开展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文化艺术、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系列活动,由相关专业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学生自主酝酿、规划、组织、举行并评价。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十分重要,我们通过搭建由心理测评室、团体训练室、心理与行为训练室、心理健康网络平台等组成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实现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开设“心理健康”系列课程,使学生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不断完善院、系、班三级心理辅导制度,切实落实三级机制的辅导制度。

  以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多方式培养学生职业心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完善心理咨询网络,开展心理热线咨询;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心理安全健康宣传教育,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健康培训等,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情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我们不断加强素质拓展中心建设,建立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逐步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身心特点的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人格、能力、团结协作等基本素养的综合训练,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素质拓展指导员队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户外拓展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定期对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锻炼学生的体质、心智和意志。同时开展对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对社区辖区单位的辐射培训。

  这些年来,我们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楼宇文化建设方面,在学院办公楼、教学楼、公寓楼等装饰、悬挂著名经典语录,励志、心理、人际交往、职场等哲理警句;各系部张贴道德礼仪、学习求真、生活哲理、增强意志、毅力等名言警句;学生公寓及校园公共场所张贴温馨提示,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建立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具有文艺排练厅、交流学习室和学生干部组织办公室等功能的学生活动中心。活动中心的装饰突出体现人文色彩,使其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建立学生社区服务站,通过建立“爱心屋”,逐步开发社区服务功能,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展现我院人文素质教育成果,持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熏陶。

  通过有意识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不仅在技能上、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因为人文素质的提升,使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对毕业生更加看重。其实,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看得比较重的往往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也就是做人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才决定着一个人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院校,关注民生,就应该关注培养学生未来的发展,抓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重要举措之一。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民生工程”(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