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海外经济利益也日益扩大,其在中国整体经济利益中的份额正快速上升。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因素增加,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依然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下,如何维护和拓展我国的海外经济利益,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我国海外经济利益的构成与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对外经贸关系采取了“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对外经贸的领域不断扩大。无论在国际贸易领域还是在国际投资领域,我国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海外经济利益保护问题日益重要。
1. 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1.2万家中国境内投资者已在境外设立1.3万家企业,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投资累计净额(存量)为2457.5亿美元,其中利润再投资为816.2亿美元,占对外投资存量的33.2%,境外企业中方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如果加上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和中国银行业持有的两房债券,以及其他企业债券、股票等,到2009年底,中国海外直接和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不含银行贷款债权)。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09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2009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为34601亿美元,其中对外金融净资产为18219亿美元。在对外金融资产中,对外直接投资2296亿美元,证券投资2428亿美元,其他投资5365亿美元,储备资产24513亿美元。而有关专家则预测,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将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到2020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达到 6000—8000亿美元,海外企业资产将超过15000亿美元,跨国母公司数有望突破5000家,海外企业数量有望达到3—5万家。
2. 海外商品市场。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对外商品出口额达到了1.2万亿美元。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20亿美元,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达到1636亿美元,其中出口为505亿美元。金融服务方面,截至2009年末,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共在美国、日本、英国等28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0家分行、18家附属机构,对于拓展中国银行业的全球营业规模起到了推动作用。
3. 对外承包工程。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4067亿美元,签订合同额6564亿美元。
4. 对外劳务合作。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718亿美元,合同额743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33.6万人。
5. 海上货物运输。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的75%以上是利用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我国进出口货物运输总量的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进行的。
二、海外经济利益面临的主要风险
随着海外经济利益的日益增多,我国海外经济利益所面临的风险也开始急剧增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着以下四种风险:政治风险、金融风险、交通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与投资东道国有关的战争、内乱,东道国政策的变动以及东道国间接性征用或者国有化等风险;还有极端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给投资者带来不良影响和损失。比较突出的是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针对中国人员与机构的袭击和绑架事件屡屡发生,今年初的利比亚撤侨事件更是海外经济利益面临政治风险的典型案例。金融风险包括金融危机、汇率变动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陷阱造成的损失等。交通风险主要体现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商船遭遇海盗袭击、恶劣天气变化等不测事件带来的经济和人员损失。
除此以外,自然灾害风险也已成为影响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电站危机,使得日本汽车、电子以及房地产业损失巨大。根据媒体报道,中国投资公司参股了东京电力公司,东电旗下产业日本核电站爆炸引发的全球核污染危机必然对东京电力公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维护和拓展海外经济利益的措施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绝对投资收益与目前最大的国际投资国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7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净收益为2338 亿美元,在证券(股票和投资债券)投资领域,2007年美国实现股票投资净收益为6204亿美元,两者相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共获得净收益 8542亿美元。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565亿美元,而美国则为2480亿美元。因此,在中国由商品输出大国转向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并举的过程中,还有非常大的盈利空间,我们必须在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同时,尽力扩展海外经济利益。
1. 加快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对外投资进程。主权财富基金的主要资本金长期投资于海外市场,追求投资组合的财务回报最大化,是实现国家财富增值的重要途径。由于主权财富基金奉行多元化的资产组合策略,且大多不谋求敏感行业的控股股权交易,因此能够较好地回避投资东道国的政策限制,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金布局,从而更好地拓展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目前,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只有中国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一家,可用于境外投资的资金仅为 1000亿美元,仅占我国3万亿外汇储备的很小一部分,未来似可进一步扩大中投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加大加快中投公司的对外投资进程。
2. 加大对发达国家(地区)和非洲国家的投资力度。截至2009年末,中国对发达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为181.7亿美元,仅占7.4%;非洲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3.8%,与亚洲地区占75.5%的投资存量和拉丁美洲占12.5%的投资存量相比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因此,除了巩固与亚洲贸易伙伴关系外,今后中国应该加大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等)和非洲国家的投资力度,以此更好地拓展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
3. 做好对外援助,发挥倍增效应,扩大海外经济利益。对外援助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外资金支持,它对于带动我国的商品出口、带动对外工程承包、带动对外投资或者资源开发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绝对值来看,2009年我国对外援助财政支出133亿元人民币,大致占西方七国集团平均值的1/6,经合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22个成员国平均值的1/3,只与瑞士等西方中小国家相当;从相对值来说,2009年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平均值为 0.31%,我国只有其1/8。因此,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有必要适度扩大对外援助规模,这有利于实现我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助于发挥援外的市场先导开拓效应和商品品牌的传播效应。在援外带动对外投资方面,苏丹石油项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4. 巩固与亚洲、拉丁美洲贸易投资伙伴的关系。亚洲贸易和投资伙伴主要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蒙古、韩国、缅甸、印尼、越南、沙特、日本等国家(地区);拉丁美洲贸易和投资伙伴主要包括巴西、秘鲁、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家。目前,要充分重视与研究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TPP)计划,防止其对我国与亚太地区重要贸易投资伙伴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5. 加强政治风险评估,做好防御政治风险的保险。政治风险无处不在,绝对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但是,加强对投资国的政治形势的跟踪和评估,对于有效预防政治风险、减轻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很有必要的。当政治风险增大时,要及时与东道国政府沟通,阐明风险发生对东道国的弊害,获得谅解与支持。同时,要购买用于防御政治风险的保险,这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中降低和转移政治风险的必要选择。
6. 建立与加强共同打击海盗的国际军事合作机制。我国与欧洲和美国的贸易90%以上依靠海运,有两条非常重要的国际主干道:一是经过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一线前往欧洲、北非国家;二是经巴拿马运河前往美国、拉美国家。目前,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十分猖獗,严重影响了中国商船的航行安全,也危及中国海洋船员的生命安全。在一个海洋运输快速发展的时期,确保海员的人身安全与货物运输安全既是一种国家事务,也是未来建立海运强国,拥有强大、安全的国际运输船队的需要。为了保护中国海外运输安全,中国海军已经派出七批护航舰队执行护航任务,对保护中国海外运输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不断扩大,单靠自身海军已经难以完全解决问题。要真正维护好我国的远洋运输利益,首先要制定一个符合21世纪海上运输行业特点的、能够引领未来海洋运输事业发展的海事管理战略,促使中国由海上运输大国向海上运输强国迈进。其次,要加派主要航运通道主权国的使馆海事官员,通过外交谈判维护航运权益和海员安全;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海运组织规则和国际标准组织海运行业标准的制定,掌握国际海运话语权。最后,要加强与各国海军的协作,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我重点运输航道上开展打击海盗的联合行动,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海上运输安全。
7. 加强境外公关能力建设,树立中国对外投资的良好形象。随着中国对外投资流量的不断增多,“中国投资威胁论”成为维护我国海外经济利益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境外公关能力建设势在必行。要大力宣传我对外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建设的积极影响,比如带动资金和技术,增加当地的就业与税收,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增长率等。在宣传中,要注意引用一些鲜活、生动的案例,增强形象宣传的正面效果,打消投资东道国的疑虑,为双边投资和经济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