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就在欧盟对外发布《低碳发展路线图》之后的第三天,日本东北部发生9.0级地震,海啸随后而至,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因断电出现故障,导致核辐射泄漏,至今已经一个多星期,泄漏程度不断增加,日本政府将事故风险等级从4级提升到5级。随着核能事故的持续和升级,其影响逐渐波及世界各国,自3月16日开始,包括日本在内的美国,德国,瑞典和中国等建有或在建核电的国家都宣布全面核查核能安全,暂缓或停建核能发展项目,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将做出类似的决定,短期内世界范围内的“核能恐惧症”已在所难免。
在应对和解决福岛核能事故的同时,国际社会再现对核能发展合理性的争议,反对核能和支持核能双方各执一词。那么,核能究竟是天使还是野兽呢?笔者认为应该客观地来检视核能在世界能源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对它的功过进行评判。
基于核物质的能源供应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到今日全世界最大的核能国家是美国,共建有104座各式核电站,其发电量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 20%左右。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都非常重视核能的发展,比如发生此次核能事故的日本共有55座核电站,发电量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50%左右,德国共有17 座核电站,占到总发电量的23%。而作为核能后起之秀的中国,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为13座,在建的有28座。实际上,在此次事故之前,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于核电站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共识,即核电站不仅是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而且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必要手段。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核能是一种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其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的温室气体。在大部分主要的碳排放国家或地区,比如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都将核能视为中长期里有效地替代传统石化能源,降低本国/地区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刚刚发布的欧盟《低碳发展路线图》中,为了实现到2050年降低80%碳排放的目标,欧盟认为“核能是一种重要的低碳技术,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事实上,“核电占到欧盟总发电量的1/3,以及全部零碳排放发电量的2/3,没有核能的发展,欧盟将无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核能对于欧盟改变能源供应结构,支持气候变化应对的作用可见一斑。
此外,无独有偶的是,就在日本发生核能事故的同时,美国国会正在激辩下一年度的总体预算,美国政府提交的关于新能源和低碳发展的气候预算是引起最大争议的项目之一,尽管国会准备削减气候预算中大部分的支出项目,但却唯独完整地保留了核能发展的相关项目,可以看出,在发展核能及相关技术上,难得的是不仅国会和白宫意见统一,而且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间也意见一致,从中可见对于发展核能,美国可谓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即便是此次核能事故发生之后,欧美各国除了表示要加强核能安全措施之外,也都基本没有动摇发展核能的立场。事实上,核能发展反对声音的源头是来自于一种简称为“NIMBY” 主义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自世界电力发展之初便已存在,它左右着各类发电站的修建。“NIMBY”翻译成中文是“不要建在我的地盘”,即无论什么类型的发电站或电厂,也不论修建发电站能带来多大的好处,最好都不要建在“我”的周边地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电站恐惧症”,也就是所有人都喜欢使用稳定而清洁的电源,但谁都不希望生产这个电源的发电站修建在自身周边,包括社区或学校等的周边地区,给自身安全带来风险。而在众多类型的发电站中,由于核电站的风险最大,可能造成的危害最严重,所以反对的声音也就最响,其反对的程度与距离核电站的远近基本成正比。所以每每当核电站发生事故给临近地区带来各种损失后,就会在客观上验证上述的风险设想,支撑并放大反对意见。
因而,与其他环境污染以及气候灾难相比,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核电站最大的“过错”在于心理,并非实际的损失。现实地来看,发展核电站总体上功大于过。
第一,如果人类不发展核电站,必将加剧国际能源争夺,不仅引起能源价格的攀升,更将带来贫困,更为严重是造成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其损失程度必然远比某次核电站事故带来的局部损失大得多。
第二,在经历半个多世纪后,核电站迎来它发展历史上的第二个春天,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核能是不可多得的一种过渡性清洁能源,从石化能源到太阳能的转变尚需时日,核能利用可以为这种转变提供缓冲,为阻碍气候变暖赢得时间,而延缓气候变暖避免的损失也会比核电站事故带来的损失大得多。
第三,发展核能有助于改善用能国的能源供应稳定性和独立性,核能建设提高了能源供应的本土化,从能源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只有稳定而安全的能源供应方式才能带来最有效的能源利用,同时也是对经济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总之,对核能的强调和依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要用能国家在政治,安全和经济上的综合考虑,也反映了当前世界低碳发展的迫切性。在核能事故面前,我们确应反思核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充分考虑核能建设周边地区居民的切身感受,但却不能因此否定核能功大于过的事实。否则,一次核能事故,便将不仅成为核能发展之痛,也将成为世界发展之痛。
祝愿福岛核电站早日渡过难关,也祝愿世界早日走出“核能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