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教育频道视频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澳门大学校长赵伟,谈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赵校长您好,首先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赵伟: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澳门大学是一所现代大学,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请您介绍一下澳门大学。
赵伟:澳门大学很年轻,我们刚刚庆祝30年校庆,与很多兄弟院校比,我们还是小辈。澳门大学30年中在澳门社会支持下,在政府鼓励下,有不少进步。现在有5000多名本科生,几乎2000名研究生,400多名教员,500多名员工,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过去30年我们为澳门、为中国培养了很多人才,比如说现在80%华人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澳门,都是由澳门大学培养的,当然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主持人:您在08年11月上任的时候表示非常有信心把澳门大学打造成世界级大学。您是如何把澳门大学打造成世界级一流大学?在未来10、20年内有怎样的规划?面临怎样的挑战?
赵伟:澳门是一个50多万人口的城市,这个小城市需要一所所谓世界级的一流的大学,需要从很多方面出发,比如说从两岸四地,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教育都很发达,各地在高等教育投入都很大,而且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应该看到兄弟院校在两岸四地进步很快,比如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按照排名都是全世界前100名,他们已经非常靠前,非常接近一流大学,高等教育是争夺人才重要手段,澳门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被边缘化,因此澳门必须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说到底是我们一个决心和愿望,要做起来是一个比较艰苦的长期的过程,因为一所大学不是盖一栋楼,三、两年就可以完工,大学需要有相当大的沉淀,有相当大的实力,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举几个例子,香港城市大学排名在100多名,是一所很好的大学,这所大学在1990年是大专,花了20年时间转型成为一所相当好的研究与教学并重的国际大学,在美国一所大学,1980年是面向教学的学校,它当时定了20年规划,排名都算不上,当时校长希望把这所大学转型成所谓一流的研究教学并重的大学,经过20年努力,到2001年的时候已经在美国排名60多名,非常不错,它又定了一个2020年的规划,再花20年希望在美国公立学校里进入前10名,从其他学校经验看,一个大学转型可能要花10、20年或者更久时间。澳门大学30周年校庆上有一个活动,是许愿树,把自己的心愿和对学校的祝福写上去,我就写了几句话:澳门大学三十而立、四十腾飞,五十辉煌,我们希望花10、20年时间在学科建设、老师素质和学生培养上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主持人:我知道澳门大学正在建横琴校区,这个校区建设现在怎么样了?
赵伟:是在中央和澳门市政府广东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的,一国两制制度下的新创举新体现,因为它在内地土地上要盖澳门大学,盖好以后交由澳门土地政府局来管理,这个校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给学校盖一个校园,无论是在粤港澳三地合作的创新都将有它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澳门大学很高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先行先试,而且又得到了新校区,这个小区按照规划将有1600亩土地,按照平方公里是1.09平方公里,有80栋楼宇,8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现在应该说设计都基本完成,进入建设阶段,我们希望有12、13个月时间所有的建筑都完成,经过装修、景观等在明年年底学校就可以搬进去我们希望在2013年9月份在那里上课。
主持人:现在澳门大学推出住宿式书院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它的效果如何?在内地什么样的大学可以效仿这种书院?
赵伟:这个书院不是我们的发明,是大学理念的转变,我们一般上大学,我是学物理的,您是学新闻的,一般我们的概念是上大学的水准专业,比如到某一学院一个系,这个系有一个老师会对同学进行教育,可能是英文、物理专业的老师,老师都是物理、英文专业的专长,他们对学生会很努力进行专业教育,一般上大学就是进行专业教育,实际上我们创新性人才领袖性人才的创新需要只有一个简单的专业教育对这些学生是不够的,可以设想任何一个单位领导式的人物,无论是单位、社团当他逐步走向领导岗位的时候,他和不同人打交道,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需要有沟通的技巧、谈判技巧需要各种本领,他需要做判断和决定,大学应该给学生做怎样的准确达到这个目的?专业教育是很重要的一块,只有这块还不够,我们要提出四位一体,全天侯多方面的教育,首先是专业教育,还有通识教育,专业是侧重一个专业,是专深的理论教育,通识教育是广博的教育,这样你在新闻行业不断进取时候会用到这些东西,你需要这些东西,仅有这两块,通过简单老师的授课我们认为不够,因为同学在学校里上课时间毕竟少,下课的时候还有很多时间,那些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起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做更全面的教育,所以我们引入了研习教育和社区教育,“研习”是研究与实习,换句话说同学在课堂学习了理论方面的专业教育,下课可以进入实验室进一步做科研,到社会上进行实习,把他所学到的专深的教育用起来或者加以拓展,学生可以发掘知识,自己学习知识。第四,我们叫社群教育,这个更广泛了,社是社会,群是群体,我们希望学生和社会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教育目的,按照我们现在很多学校的管制,学生与学生住宿舍也住在物理系宿舍里,接触的人就是物理系学生,这样出去的同学可能在物理方面是专家,但是一旦跟学法律、学新闻、教育的人打交道,他们就会发现有鸡同鸭讲的感觉!所以同学在社会上逐步克服最后能达到跟很多人沟通,引领大多数人,我们希望在学校里我们给同学创造这样的机会!住宿式书院是实现社群教育的手段,我们将把学生按照性别、年级、种族、背景混杂起来让大家在一起,比如一个学物理系的学生会和学法律的澳门学生在一起,我们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互动,希望大家在一块玩,在一块吃饭、聊天,通过这个机会,尽管他们觉得我就是在休息,其实休息、生活过程中他们也许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我们社群教育。是澳门大学四位一体的第四个方面。我们希望全方位、全天候课堂内外专深广博各个方面教育使得学生在澳门大学能够很好的成长。
主持人:我们知道教改的问题是当下的非常热点的话题。其中重要的主题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有人指出目前中国高校招生陷入了抢夺生源,甚至掐尖的误区,您怎么看?
赵伟:“尖”这个字,我们认定学生在高中期间有一批学生是尖子学生,有一批不是尖子学生,更有甚者我要尖子学生,我个人认为把学生这样简单的分类可能不太合适,我们应该相信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生他都有不同的长处和不同的优缺点,学校应该做的是要将学生长处发挥出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强项何在?和短处何在?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进一步引领社会。简单谈掐尖是比较极端的说法,但是倒过来说,任何一所大学都希望招到比较好的学生,这个“好”的定义就是比较适应它的学生,比如我们澳门大学,我个人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适应澳门大学,我也不认为我们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收,所以我们有一个选拔过程,我们希望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希望这个学生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同时我们希望这个学生他喜欢多元的环境,如果这个学生说我就想学物理,我就什么都不想!我就认准了这条道了,这样他到澳门就可能不舒服,我们希望的学生是比较开放的,但是,我对新闻也想知道点,我将来希望在物理方面当一个好的教授和科学家,但是我也想说不定哪一天当北京市政和澳门特首我们希望有这样的学生,我们也希望和这些学生有一个互动,把这些学生教好是我们的想法。
主持人:中国目前面临中国转型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您能跟我们讲讲高校如何来培养创新人才呢?
赵伟:中国制造是我们的事实和强项,不能简单说我们要抛弃中国制造做中国创造,这个说法太极端了点,应该说我们的中国创造不多,我们希望有些东西不但是中国制造而且是中国创造,在这方面我觉得是我们中国高教界努力的地方。您说的非常到位,要搞所有重要创造,就包括要把中国制造造好,造到高质量、低成本,都需要创新性人才,客观的讲,中国的高水平制造和高水平创造都需要创新型人才!学校就应该说要担当起这个任务,要为学生做好足够的铺垫和准备,使得他们真正可以进行创新。一谈到创新的话,给人的想法就是创新就是说我今天创造一个笔,大家一谈到创新的时候常常会想到发明一种产品,发明一种东西,很多创新最后会导致一个新的产品和一个新东西产生,这只是它的结果,最重要是创新的过程,因为现在知识是很多,同学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今天学的可能明天就过时了,我是学计算机,现在统统都没有用了,我上学的时候外面还没有怎么办!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这些同学不但能够学好课堂上老师教的知识,更重要是我们四位一体第三点能够发掘知识,自己学习知识,他有这个本领的话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澳门大学我们在四位一体教学方式中我们强调沿习教育,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把学的知识用起来,更重要自己能够创造出知识来,这个知识会产生产品或者新的理念,或者自己学会别人发掘的知识,而不是一定要去上课什么的,这是创新人才的关键,学习和发掘知识的本领。
主持人:去年两会的时候有人大代表建议教育市场化,教育人才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并建议提高某些知名大学的学费,您怎么看?
赵伟:我们有一个说法,澳门大学自己有一个口号,澳门大学不应该成为买卖学分的超级市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刚刚提到的,我们认为一个学生花4年时间在大学里接受本科教育,这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很大的投资!对于学生来说这四年是步入社会最终生存社会,最终引领于社会一个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而且是最后的一次准备,因为谁从以后他就进入社会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谈四位一体教育的时候我们希望这四个部分而且每个里面子部分都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分割出来看,我刚才给你讲我们认为你在学校期间且不说你上的课可以市场化,在吃饭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给你提供教育和培养自己的机会,简单来说从市场化角度来讲,我说不太清楚,市场化的意思,但是我认为大学教育是不可以零售的,它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教给学生,不同的学生可能对整体的要求不一样,但是大学一定要提供很好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研习教育,要作为一个整体,不可以零售,不可以说就做物理,不做社区不做研习!你到超级市场可以这样做,所以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主持人:2001—2002年间教育部批准了澳门大学在内地招生,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2001年以来澳大在内地本科学生的招生政策上是怎么样的情况?
赵伟:随着澳门大学自身不断的演进、改变,随着中央和澳门特区政府对澳门支持力度不断增大,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信任我们愿意到澳门大学来上学,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骄傲!就招内地学生而言,我们现在内地学生一般是通过国内的高考取得一个分数,然后基本录取,应该说过去5年录用的都是一本线以上的学生,根据专业不同,分数有点波动,但是总体来说都在一本线以上,现在大概每年收200多名内地学生,总体一年收一千四五百名,其中15—20%是内地学生,到新校区以后我们将会收到1700多名本科生,等比的内地学生的数字也会继续增大。
主持人:我们现在有两个网友的提问,网友“欧米拉”非常关注去澳门读书很贵吗?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是不是承受得起?
赵伟:应该说也贵也不贵,在澳门每个学生的成本是12万到13万港币,我们到新校区以后估计会有大幅度增长,我们会引入住宿式书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宿舍,会向学生收住宿费和食堂的费用,但是我们还配有老师,给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各种各样的经费,在住宿式书院我们做预算的时候学校除了收学生的膳食费和住宿费,加入了老师和同学们互动的费用,这个是每个学生1—1.5万港币,我们现在12—13万港币的数量,到新校区会有大幅度增加,因为澳门政府对澳门大学的大力支持,现在学费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现在无论是澳门学生还是内地学生,学费是2.6万澳币,折合人民币是2万人民币多一点,这个费用跟国内一般大学比要高了一点,但是这个费用是远低于国内某些幼儿园的费用,澳门同学也好,内地同学也好,家境有非常优异的,也有家庭困难的,对于境外学生我们有10—15%的同学是有奖学金的,这个奖学金包括学费全免,住宿费全免,适时奖学金价值是10几万一年,我们把学费免掉不会把钱发给学生,这样有10%学生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还尽可能开拓资源,争取让更多学生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主持人:我们知道澳门是非常大的赌城,有网友担心说去澳门读书安全吗?
赵伟:我想安全不是问题!首先且不说澳门大学,我觉得澳门人是非常友好的,具体说前两天应该看到,在内地有游客到了澳门跟导游一起争执,最后导游被打,我们澳门导游没有还手,说明了澳门人的友善和素质,不像澳门导游会打游客,我们的导游没有还手!可以看出来不但学生会安全,游客都很安全,您在媒体上没有看到过哪些学生或者游客在澳门被谁欺负,这种报道在网上还没有见到。我们引入住宿式书院,一个学生比如在北京、辽宁、天津的一下子跑道1000多公里外到澳门去念书家长总是不放心的,这也是我们引入住宿式书院的动机,因为每层楼都有相对的管理人员,我们的书院是一个院子,四面是楼,围起来有门进去的,所以住宿书院有自己的食堂,为什么这么做呢?从教育观念来讲我们要给学生家的感觉,希望学生在这个院里互动,同时也增加了校园的安全感,因为学生在院互相是认识的,如果你真是大学境外的学生住在一起谁都不认识,谁就麻烦了,这几百个学生是认识的,一个生人进来我们马上会知道你,因为有老师和研究生跟同学一起住的,学生不是下课了就不见了,因为它是住宿式书院我们连吃饭的时候都会利用教育机会,如果这个学生好几天没来吃饭我们马上会察觉,从种种效果来看,我想澳门大学会和其他的好大学一样安全,而且同学在这里一定会生活愉快的,请家长放心。
主持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请您谈谈在高校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业?
赵伟: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刚才我说过,上大学就是家长和学生的非常认真的一种投资,而且这是学生在他们步入社会、生存于社会、引领社会可以最后的一次认真的准备。因此大学不应该简单的像超级市场一样卖一些学分给学生,考几次试就拿张文凭走人,这样简单的社会化做法我们认为不合适,澳门大学在这方面有相当的改动,比如说我们有专门的就业与生存辅导办公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机制,给学生做咨询,我们不会强命明令学生说你出去当老师或者律师,我们会给学生提供咨询,让学生选择自己的长处选择,我们会在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班辅导学生考取研究生院,比如你要准备考试,我们认为让学生出去留学也是学生成长中很好的一步,我们希望澳门大学生走这一步,学校提出资源,对澳门三年级学生是免费的,老师可以进行适当辅导,告诉他们美国、中国、澳大利、日本和中国研究生院有什么不一样,指导他们办好自己的研究生院。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带来这么宝贵的信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节目就到这里,如果您有更多疑问请登陆人民网教育频道去咨询更多的信息,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