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社会 > 文章详情
中国国家形象片亮相美国 各方解读与反应
2011-01-20 作者:人民论坛网 来源:人民论坛网综合

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

  国家形象片

  两部分:一个是时长约12分钟的《角度篇》,一个是时长60秒的《人物篇》。《角度篇》仍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近期不会播放。

  人物:杨利伟、郎朗、袁隆平、姚明、邓亚萍等

  导演: 高小龙,曾协助执导北京奥运会闭幕式。

  宣传地:率先在美国播放,此后会在欧洲、拉美和中东地区等陆续播放,还将在互联网上播放。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中国红”格外醒目

  当天,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高楼林立的时报广场电子屏上格外显眼,6块电子显示屏同时播放这段60秒的宣传片,显示屏的侧面还有“感受中国”的英文字样。宣传片的开头以醒目的红色为背景,以白色书写中英文“中国”两字。

  这则宣传片展示了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中国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

  将连续播放4周

  该宣传片从17日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首播,每小时播放15次,从每天上午6时至次日凌晨2时播放20小时共300次,并将一直播放至2月14日,共计播放8400次。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从17日起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

  由专业公司进行操作

  据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仲伟介绍,在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与投放上,国家只是在形象片拍摄与制作上进行补贴,投放等环节完全以商业运作为主体,由专业的公司来进行操作。据新华社

  “每个人都面带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

  来自纽约的高中生夏洛特·麦古金觉得“整个宣传片的制作非常精良,布局非常巧妙”。她说她在纽约生活了18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播出这么多中国人的画面,而且“每个人都面带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

  “美国老百姓对中国了解太少”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生艾伦认为,美国老百姓对中国的了解还太少,他们应该学着全面去了解中国。

中国国家形象片亮相美国 各方解读与反应
2011年01月19日09:57 来源:人民论坛网综合 作者:人民论坛网

  外媒:中国用宣传片回击“偏见”

  《华尔街日报》:世界并不了解中国,所以很容易跟随思维定势。向全球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中国政府发起的反攻,是中国为柔和自己海外形象所做的系列努力的一部分,这一举动的背景是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法新社:中国之所以致力于国家形象宣传,是因为中国国力提升,并且想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中国现在有实力,也有意愿向世界宣传自己。

  专家:我国开展公共外交十分必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称,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体现了中国近几年正在积极、大力地开展公共外交。金灿荣认为,真实、正面地进行国家形象宣传十分必要。他说,虽然中国在世界上的正面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一直是滞后的。金灿荣说,这则宣传片可以改变美国人对中国的片面认识,起到加强理解、消除误解的作用。

  武汉大学信息学院博导沈阳教授昨日表示:“其实这是一种补课。”沈阳介绍,很多国家都会通过“国家形象片”展示自己的形象。之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缺失,现在则是通过“弥补性”措施进行“补课”,非常有必要。沈阳认为,我国国家形象片在国外的播出,对于“改变部分人对中国不全面认识的部分看法” 具有积极意义。也就是说,虽然不能改变所有人的看法,也不可能改变部分人的全部看法;但有所改变,总是好的。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重视网友对国家形象的自发推荐。

  沈阳分析,网友推荐多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展示国家形象,有时候这种效果并不逊色于国家官方很正式的推荐。“甚至还可以邀请外国机构和外国友人,一同加入到我国国家形象推荐活动中,以他们的视角介绍中国,效果应该也很好”。

  “有时候,太完美的内容,传播效果反而不好;有瑕疵,才接近正常人的想法”。沈阳建议,国家形象宣传片既要把优点说到,同时也应介绍正在解决的一些不足。在内容设置上,“不应仅仅纠缠于历史,还要突出对未来的探索。”

  总策划人解密:哪些人代表中国出镜

  本报北京电(记者柯立)国家形象宣传片都有些什么样的代表人物,为什么选择他们,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宣传片总策划人朱幼光。

  朱幼光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那里有着什么样的人民。真正与世界互动的,影响着世界,也被世界影响着的,是这个国家的人。中国人就是中国这个概念的核心,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一切成就的载体,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本质所在。”

  中国形象代表中,既有成功的企业家,包括著名华人企业家李嘉诚、网易的丁磊、阿里巴巴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中国移动的王建宙等,这些人都是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创业,从一名普通人成长到影响国家发展的企业家,成就了今天的地位,他们是“中国梦”的典型代表。

  也有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体明星,包括导演吴宇森等,演员周迅、范冰冰、甄子丹等,歌唱家宋祖英、刘欢、谭晶等,音乐家谭盾、郎朗等,名模马艳丽、张梓琳、裴蓓等。还有知名媒体人水均益、陈鲁豫等。

  另外,体育明星姚明、邓亚萍、刘翔、郭晶晶、丁俊晖等,他们是走出国门的中国形象代言人。美术大师黄永玉,科学家袁隆平,经济学家厉以宁,知名建筑师张永和、马岩松、何镜堂等,神舟系列飞船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等,小英雄林浩等,他们都是中国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代表中国的竞争力。

  朱幼光还特别谈到航天英雄集体出镜的场面,盛赞湖北人聂海胜沉着稳定、大气镇定。朱幼光介绍,此次宣传片由于是国务院新闻办牵头,所以一向对于航天员出镜十分谨慎的中国航天员管理中心大开绿灯,积极配合制作团队的工作。

  朱幼光记得:“去年7月26日,摄制组赶赴北京航天城拍摄压轴画面: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全体航天员集体出演的镜头。在我国自主生产的航天器材,装备和宇航服的背景陪衬下,身着训练服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6人昂然出现在镜头里,为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结尾奏下一记强音。朱幼光称,初次参与这样重要的拍摄,几位航天员落落大方,镇定威武的神情不时赢得主创人员的阵阵赞叹,拍摄工作不到半天时间就很快顺利完成。

  国家形象源于每位国民本报评论员王亚欣

  国家形象片,选择50位中国各领域的精英人士与普通百姓为主体,在一抹亮丽“中国红”的背景下,每个人都面带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

  中国国力发展后,我们渴望国家软实力的影响力能像经济的影响力一样,越来越得到世人关注。此次宣传片中,选材告别了以往建设成就、国家富强为主的宏大叙事,开始回归到对人的肯定和对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民众的抒写,这是思考国家形象和国家存在的新思路。

  国家是什么?国家为什么而存在?国家就是个人聚集的共同体,国家因为个人才显得具体,致力于国民幸福、发展、安全、有尊严才拥有良好形象和存在的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位国民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国家形象是需要抒发和构建的,短短的一分钟的宣传片中,选择精英人士代表国家形象,这可以理解。但它的寓意并不是国家培养了多少精英,而是国家能提供给每位国民平等发展的机会,让人民可以充分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民的性格、德行、观念、理想等诸多方面,都能辉映出这个国家方方面面的形象。同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治理中体现出的价值、情怀、制度,以及每一个具体而微的行政行为,都是观察国家形象的窗口。

  我们不希望被“妖魔化”,也不希望被贴上东方风情的简单标签,中国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接近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拍摄宣传片,是目前展示形象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实现我们最终的目的,不再需要宣传片,每一位普通国民的自信、尊严和幸福,就是国家的最好形象宣传。(汉网-长江日报)

  “国家形象”人物代表:实力加自信

  袁隆平:科技实力“说话”

  渐渐拉近的镜头中,袁隆平院士端坐在木椅上,浅浅地笑着。身后是一幅超级杂交水稻的巨幅墙画,沉甸甸的稻穗密密地弯垂着,仿佛也在浅浅地笑着。朴实的穿着,平凡的容貌,年逾八旬的袁隆平为何能独自占据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一段镜头?因为,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最大的心愿。”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自然不能缺席。说起参与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工作忙碌的袁院士这样说道。袁院士和他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功不可没。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袁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用大幅提高水稻产量的事实有力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中国的成功经验,对世界上很多国家增产粮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科学无国界。我认为,杂交水稻成果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为了造福人民,我愿意尽最大的努力促进杂交水稻在世界上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袁院士表示,在宣传片播出后,还要用杂交水稻的推广实实在在地传播和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事实证明,杂交水稻在其它国家同样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越南近年来种植杂交水稻面积为67万公顷,平均产量为6.3吨/公顷,比本国的水稻品种增产近40%。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尼和美国等全球2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2009年的种植面积逾300万公顷。

  袁院士说,世界上水稻面积为15亿公顷,平均产量仅有4吨/公顷,如果在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上改种杂交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稻谷计算,总计可增加稻谷产量15亿吨,这意味着每年可多养活4亿人口。“加快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都将发挥重大作用,愿杂交水稻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袁院士表示,科技实力将有效体现国家形象。(记者 蒋建科)

  邓亚萍:呈现自信笑容

  “能够被导演选为国家形象片中的人物代表,这是我的光荣。”谈起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片中出现的“50人”之一的著名乒乓前国手邓亚萍说。去年夏天拍摄时,当时的邓亚萍还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任上,国家形象片的主推者国新办与她联系拍片,尽管工作繁忙,她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

  拍摄是在北广传媒的一个摄影棚里进行的,时间不过半个小时,镜头里,邓亚萍没有讲一句话,全靠镜头语言“说”:画面由近到远,邓亚萍同往常一样,面带自信的笑容。这不是邓亚萍第一次以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从“节水北京”公益活动形象代言人到中国红十字会艾滋病工作形象大使、北京市无偿献血宣传员,邓亚萍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公益事业,她也欣喜地看到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这一行列,“这表明社会在进步,文明程度在提升。”担任国家形象代言人却是第一次,“这是件好事。” 邓亚萍说,“国家是由人组成的,选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能很好地展示中国人的形象。”

  国家形象片消息传出时,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不过,也有不少人质疑:“50人能否代表13亿人?”“谁能代表中国形象?”对此,邓亚萍有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当一个人走出国门时,个体的行为就代表着国家形象。当年在英国留学时,邓亚萍的邻居、老师和同学在与她接触时,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触:“中国人是这样的!”邓亚萍常提醒自己: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人。而当外国人来到中国,面对一群中国人的时候,他对中国人的理解才会更丰富、更多元。

  “穿上带有‘中国’字样的服装,代表中国队去赢得胜利,这是我从小的愿望。” 邓亚萍很是自豪。从昔日的世界冠军、奥组委官员,到今日的搜索引擎掌门人,邓亚萍走过的每一步都与国家利益相连,人们在她的身上始终感受到强烈的拼搏、进取精神。这精神,具有打动人的力量,足以让世界看到今天中国民众的自信与精彩。(记者 施芳)

  袁隆平、邓亚萍照片均为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亮相镜头。(人民网)

  国外观众:赞赏

  在今后的四周内,这则长达一分钟的宣传片将在时代广场以每天1小时15次的频率20小时滚动播放。宣传片中包括了宇航员杨利伟、篮球运动员姚明、钢琴家朗朗等各领域优秀代表以及普通百姓,旨在向全世界展示立体的中国。

  来自纽约长岛的佩奇认为这则短片向人们展示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似之处:“我们两国之间其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中国人十分友善,并且在努力向世界展现自己。”

  来自纽约中南部宾厄姆顿市的佐伊·堪特勒斯是大学二年级学生,他认为这则宣传片很好得帮助人们理解不同的地方和文化。他的朋友雷恩·路昂夏认为宣传片展示了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的飞速发展。

  来自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杰·奥登和妻子来纽约度周末,看了时代广场大屏幕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后大加赞赏,但同时也指出不足。“我更喜欢更微妙的画面和信息,而不是如此直接的信息,因为宣传片太过于强调中国最好的一面。”

  来自以色列的游客米森·库拉斯曾经去过中国,她表示很喜欢中国的自然风光,“所以我更希望在宣传片里看到自然风光。”

  在看完CNN播放的30秒中国形象宣传片后,包若柏(Robert Burgoyne)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举动。但是同时他也表示整个宣传片中出现了太多的人物,因此很难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记住看到的人物。“而且如果能有更多轻松的元素在里面,或许会更好。我的个人意见是可以加入更多小朋友的场景,中国小朋友和西方小朋友一起跳舞或者做运动。此外可以加入更多未来主义元素,比如中国的高铁和现代化大楼。”这位真刀锋系统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这样评价宣传短片。

  这则宣传片将在欧洲、拉丁美洲、中东等世界各地陆续播放。此外一部长达12分钟的中国形象宣传片也将会不久在海外播放。不同于此次只刻画中国各界人士的短片,新的宣传片将包括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以及少数民族等各个方面的介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仲伟表示,国家只是在宣传片拍摄与制作上进行补贴,投放等环节完全以商业运作为主体,由专业的公司来进行操作。

  上周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4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式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31%认为美国仍是第一大经济体。三年前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0%和41%。研究同时显示,58%的美国人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但仍有20%的美国人将中国视为威胁,22%的美国认为中国式美国的敌人。(中国日报记者 陈卫华 翻译 陆佳飞 编辑 潘忠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