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人文 > 文章详情
丁柏铨:新的传播格局:党报如何应对
2011-01-10 作者:人民网 来源:丁柏铨

  最近若干年来,有诸多重要因素在影响着国内的新闻传播格局: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相联系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公众意见表达渠道较为畅通;在政府、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中,公众的意见较前更受政府重视,公众选择媒体的空间进一步扩大;新闻传媒之间在市场上展开的竞争更趋激烈,并得以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时常显现;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条件的极大改善,使“人人皆记者”成为可能,使全民手中都有“麦克风”遂成现实,传统的话语格局和新闻传播格局随之被打破;随着与外部世界交流、交往的增加,外来的思想文化对国人影响的广度、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总而言之,国内的新闻传播格局相对于以前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这种传播格局中,是否善于使用大众传媒展现能获得人民群众广泛认可的媒介形象,已成为衡量执政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和其执政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通过大众传媒,党的执政理念、大政方针及工作实绩等各方面的状况得到充分展现,社会公众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传媒了解和评价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党报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与大众传媒中的排头兵,面对国内新闻传播的新格局及其带来的挑战与考验,应当结合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着力打造执政党形象展示的平台。

  这有赖于对党报具有的优势进行梳理。第一,党报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尽管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多元,但受众仍然认同党报所具有的较高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受众需要获取关于重大事项的信息时,往往选择党报作为最可靠的信息源。党报立足点较高, 看问题较深,所报道的题材和内容, 着眼于全局、大局, 着眼于传播党和政府的理念主张、大政方针。党报就重大事件所作的报道和解读,往往成为其他媒体的重要参照,也常常是公众对重大问题做出分析、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第二,党报具有相当可观的资源优势。党报既是新闻传媒,又是党组织的事实上的重要工作部门,在获取新闻信息、开展新闻调查采访、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等方面有一定的有利条件。第三,党报具有众所公认的人才优势。党报具有一大批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俱佳的优秀人才。传媒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优势是党报在传播新格局中保有媒体排头兵地位的重要保障。

  在充分发挥上述优势的基础上,在打造执政党形象展示的重要平台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及时公开重要的党务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及时准确地传播重要的党务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 是执政党联系公众、听取公众反馈意见和进行双向交流沟通的重要保证。随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的提出,党务和政务增加了透明度,重要信息及时公开发布,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情信息经由媒体得到公开、及时的报道,常与大灾相伴而行的小道消息和各类传闻、流言失去了流播的市场, 社会秩序稳定, 不仅促进了救灾工作,也使得执政党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获得海内外的一致好评,从而提升了自身形象。

  其次,全面理解喉舌论的含义。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同时还要进行自身建设。在此过程中, 需要党报充分发挥喉舌作用。真实地报道事实, 通过报道事实和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分析解释说话, 以此方式既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满足公众的知情欲望和新闻需求,又以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引导舆论、影响公众。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要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这体现出对传播终端——受众(即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党报不仅要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也要充当人民的喉舌, 发出人民群众的心声,表达其意见、要求、愿望。这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关系到维护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人心向背与事业兴衰,关系到党与人民利益的高度的一致性。理解这一点,对于党报当好执政党形象展示的重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正确对待和进行负面题材报道及新闻舆论监督。在执政党媒介形象展现的过程中,与成就报道相对的是大众传媒对党政机构或部门工作失误的批评报道,对社会生活中假、丑、恶现象的批评报道。媒体恰当地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恰当地就负面题材进行报道,让人民群众在媒体上发表批评意见、参与舆论监督, 不但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相反能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了解真实的民意,从而提升执政党的形象。无论是从执政党的执政规律着眼, 还是从大众传媒的运作规律考虑,都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这是执政党促进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在公众中的认同度,进而拥有更强大稳固的社会基础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党消除自身弊病, 有利于执政党永葆活力, 也有利于党报得到受众的认可、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发挥社会瞭望哨的功能。

  最后,动态展示执政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进展。要使党报所展现的执政党形象进一步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心理认同,应当注意到执政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动态变化:胸襟变得更宽广,视野变得更开阔,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吸纳别国治国理政的经验;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为关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将社会的进步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积极化解和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通过新闻传媒包括党报对执政党形象所作的展示,当然应是严格遵循新闻规律的,是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的。

  以下笔谈稿,由我的硕士研究生们写成。他们围绕“新的传播格局:党报如何应对”的总主题,各抒己见。文章分而独立成篇,合之应可成为有机整体。现予推出,旨在求教于方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