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人文 > 文章详情
《正字通》的真正作者是谁?
2010-12-29 作者:陈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正字通》是明代最重要的一部字典,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一部不朽的字典,但这部书的作者问题,却是历史上一桩著名的著作权公案。《正字通》的真正作者是谁?最近看到上海师范大学刘泽民教授发表在《中国语文》2010年第6期上的“《正字通》作者问题补证”,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
  
  《正字通》初刊时作者署名广东连州人廖文英,但后来的刻本新增序言中逐渐透露出真正的作者是江西袁州(今宜春)人张自烈。但在张自烈的著作集《芑山先生文集》中不仅没有任何显露作者写过《正字通》的文字,反而有文提到廖文英作《正字通》之事。后人推测,由于此项著作权的转让得到作者张自烈的许可,并在其生前就达成了交易,所以张自烈在其遗著中删除了与《正字通》的写作有关的一切记载。清代以来,该书作者问题一直聚讼纷纭,难成定论。学者们虽然发掘了不少能证明其作者为张自烈的文献资料,但由于张自烈本人承认著作权归廖文英所有,所以其他文献资料只能作为旁证。《正字通》真正作者为张自烈,也只能是一个合理的推测。因此,从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到吴小如《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都对《正字通》的作者未作定论。1996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正字通》影印本,作者合署张自烈、廖文英二人,这是一种折衷处理。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些学者论证其作者为廖文英。《正字通》著作权问题因此被视为老大难问题。日本学者古屋昭弘开启了一条新的思路,用语言学内部证据来解决《正字通》的作者问题。古屋昭弘对《正字通》的反切系统作过分析,初步认定《正字通》的反切所反映的字音有显著的赣方言色彩,可以用来证明作者为宜春人张自烈。作者的最新研究,肯定了这一思路的正确性,但他认为,古屋的论证不够严密。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补充论证:
  
  一、 古屋认为廖文英是连州客家人,说当时当地的客家话。但据廖氏谱牒和当地方言现状调查,廖文英更可能操当地的连州土话。
  
  二、古屋只拿宜春赣语和连州客家话与《正字通》音系进行比较,应将现代方言的比较范围扩大到明代南京官话和连州土话。
  
  三、 通过比较,发现宜春话在塞音塞擦音全浊声母与次清声母合并、入声不分阴阳、侵真庚三清青蒸诸韵混合和知庄章组的分合格局四个方面都与《正字通》反切反映的音系相合,而以上特点连南客家话、连州土话和明末南京官话都不具备。
  
  作者据此得出结论:《正字通》音系与宜春话音系的相合绝不可能是巧合。只能认为《正字通》的作者张自烈在修改《字汇》的切语时参考了自己的母语音系或严重受母语音系的影响。这些语言学的内部证据都将肯定作者是张自烈的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