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点 > 经济 > 文章详情
创新推动经济复苏
2010-12-29 作者:赵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 年,世界经济在坎坷中孕育希望。这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各国以科技革命带动产业革命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信心。一年来,各国摩拳擦掌,各显神通,纷纷将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作为“救命稻草”,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刺激经济增长,提振人们对经济复苏的预期。

  美国在经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奥巴马政府扛起“再工业化”大旗,于1月27日提出“国家出口倡议”,决定以生物技术、风力发电、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电动汽车等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制造业,并且大力支持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如通过能源先进研究计划局支持了120余项合作型、周期长、高风险、高回报的能源技术开发,制定了《2010—2014年智能电网研发跨年度项目规划》,欲通过促进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增加就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欧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再度转型,于3月3日颁布了“欧盟2020战略”,计划将研发投资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并推行 “创新联盟”、“欧洲数字化议程”等行动,推动欧盟向灵巧经济、可持续经济和包容性经济转型,提高就业率和生产力水平;欧盟还于7月19日推出史上最大规模科研和创新年度投资计划,将在2011年投资64亿欧元用于科研和创新领域,以促进科技进步,创造就业。

  日本坚持科技创新立国战略,2010年科技预算实现了近两年来的首次增长,并围绕建设环境、能源和健康大国的目标,以绿色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为两大创新重点,制定了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1—2015年)草案,计划到2020年将研发投资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提出要以技术革新为重点,提高潜在增长力。

  韩国的《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5年计划》在2010年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努力向低碳经济转型;韩国知识经济部还于1月公布了由政府以及三星、LG等73家韩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研发的绿色能源技术开发战略路线图,确定了2030年前重点研发的15个“朝阳领域”,以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中小企业转型。

  除此之外,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在2010年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快了在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道路上的脚步。可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均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复兴的突破口,全力改造传统产业,竞相角逐新兴产业,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国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预期被普遍调高,世界经济随之开始走出低谷。2010年,美国经济实现了衰退结束后的首个年度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经济年增长率将达到2.6%;欧盟委员会于9月将2010年经济增长预测调高到1.8%;日本政府于6月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2.6%。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被广泛看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世界银行于11月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10%;印度储蓄银行于7月表示经济年增长率有望达到8.5%;巴西央行于5月提高经济增长率至6.3%。

  尽管很难计算出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但从各国对科技创新的热情来看,对其刺激经济复苏的功能和作用却是深信不疑。当前,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夜,经济正在复苏,但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从而为世界经济走上正轨做出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