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高度
2010-12-27
作者:刘德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局限于经济领域的事情,而且是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把它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和各个领域。
对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我最突出的感受是,我们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集中体现在公报中第一次出现的下列系统论述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怎样发展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状况与和谐程度。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局限于经济领域的事情,而且是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把它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和各个领域。
“五个坚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工业化,改变我国在世界分工格局中的低端位置。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进步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利用5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取得切实成效。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离开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异想天开,是不能想象的。要确实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衡量人才的合理标准,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把精力投入到主要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上来,而不是浪费在制造许多垃圾论文上。基础研究也要围绕应用前景突出的领域努力。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普及。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物是为了人而存在的,而不是让人成为物的奴隶。如果经济发展成果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没有惠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失败的,就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优劣的标准。我们的经济发展,一定要让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更高,在住房、医疗、受教育、出行等重要方面更加方便,在其他一切方面也都更加满意。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新世纪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短缺的影响,对环境的破坏能力也越来越大,环境危害的影响也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因此,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是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要是低碳的、绿色的。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全会特别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们要注意,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急躁冒进,那样就会欲速则不达。我们一定要立足于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们的发展已经走出了资金制约阶段,我国已经有了大量外汇储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资金也要“走出去”,到国外进行投资,我们对于外资应该有选择地引进,各地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用不大的外资应该不给予优惠条件了。
总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