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会议,大会总结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情况,分析发展中的差距与问题,探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确定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发展战略,表彰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工作者。这是继2002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后,西安交通大学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和规划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又一次盛会。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在致辞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如何认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工作等,提出新的认识和思考。他指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中,扮演着文化的担当者和守望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思想的力量。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授和学者们承担着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卓越的教育教学必须承载大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同样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居于重要地位。他强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要应对新的革命,在研究中需要分类指导学科的发展和教师的评估,要理解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该校副校长蒋庄德代表学校作了题为《突出特色、提升质量、扩大影响, 进一步促进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的主题报告。他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西安交通大学10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分析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在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明确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提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措施等。报告指出,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要“立足西部,服务国家,影响世界”,走重点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教育部社科司徐青森处长对西安交通大学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在人文社科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给予高度肯定。他介绍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如何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提出人文社科未来10年发展的主导思想是“立足创新、提高质量”,未来发展的着力点是“内涵建设、能力提升”,并对如何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影响能力等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陕西社科联党委书记周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在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过程中,积极引领社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在讲话中强调,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根本是要尊重其发展的规律,要有好的教师队伍和好的学术氛围,利用学校学科交叉的优势,进行特色管理,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创造好的环境和服务。他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科学研究成果首先要用于培养高端人才,研究要结合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特别是要关注陕西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在政府重大决策中能够发出交大学者的声音。
王建华书记希望,在大会随后一周的分组学术报告及讨论中,人文社科各学院要组织学习和广泛宣传会议精神,充分发扬“批判主义精神”,认真研讨大会主题报告,结合“985工程”三期建设及各学院的实际,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特点,对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多提具体建议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坚定科学发展的决心和信念,完善和促进学校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各项举措,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各尽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