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管理动态 > 文章详情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0-12-2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法学会网
  中国法学会成立61年来第一次专门召开的课题管理工作会议
  
  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出席
  
  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副司长发表重要讲话

  
  
参会领导

  
  中国法学会周成奎副会长

  
  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副司长

  2010年12月10日,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中国法学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召开的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会议。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副司长、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曹俊副所长、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胡云腾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王守安副主任、司法部研究室王公义主任、国务院法制研究中心赵振华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候晓光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家福研究员等出席会议。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方向主任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方向主任首先介绍了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的由来。他介绍,中央编办批准的《中国法学会机关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中央编办发[2001]46号),确定中国法学会的主要职责,是“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服务于全党工作的大局,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个“三定方案”确定的中国法学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多学科、多层次的法学研究活动,勇于理论创新,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根据中国法学会的主要职责和主要任务,组织开展法学研究就成为中国法学会的基本工作内容。中国法学会组织开展法学研究活动,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通过各研究会来组织。中国法学会现有52个研究会,这些研究会的研究范围,基本涵盖了法学各学科、各研究领域。中国法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根据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确定当年的研究范围和重点研究题目,由各研究会据此确定各自的学术年会主题和具体题目,由各研究会组织研究会成员进行研究。各研究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在学术年会上展示交流研究成果。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组织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来完成课题研究。这次会议,就是总结交流课题管理经验,探讨改革和完善课题管理,探索科学配置法学研究资源的机制,探讨建立课题成果科学评价机制,激发法学研究活力,激发出精品,充分发挥课题成果的作用。
  
  一年前,中国法学会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习近平等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会议,周永康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辞,高度评价了中国法学会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的重要贡献。实际上,中国法学会的工作,离不开全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中央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中央单位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2009年经中央领导机关确认,中国法学会课题被中央正式确认为部级法学研究课题。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法学会的课题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成果质量,扩大课题的社会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法学研究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设和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中国法学会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法学会的研究课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法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近年来,法学会课题的规模不断扩大,资助金额逐年增长,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学教育等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好中国法学会这一重要平台的作用,积极组织课题申报,严格管理,不断提高申报质量和研究质量,加强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推动法学人才培养,繁荣法学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曹俊副所长作了重要讲话。中央编办批准的《中国法学会机关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中央编办发[2001]46号)确定,“中国法学会由中央书记处有关领导联系,由中央政法委员会代管。”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保障中国法学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法学会的资源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的认同和参与,二是来自政府的认同和支持。这两点为中国法学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曹俊副所长指出,这些年中国法学会在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法治建设方面作出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法学会课题具有广泛性、前沿性,它推动了高层次、高水平的法学研究,促进法学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领导机关决策,应用于法律实践。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博士在发言中指出,这些年中国法学会课题在法学界法律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法学会课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立足现实和中国国情,引领中国法学研究的政治方向。中国法学会课题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紧紧围绕司法改革的前沿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司法进程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改革创新性。例如,结合中央对司法改革的步骤和法治现实,及时设置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研究,这对于推进司法工作和法院审判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司法改革研究的推进作出了很大贡献。这种课题设置与法治现实息息相关的做法应当坚持下去。目前看中国法学会课题管理规范性强,制定了严格的立项、招标、考核验收和奖惩奖励机制。今后中国法学会课题应当做大、做强。中国法学会是一个超越了部门利益的学术团体,下属学科研究会多,应当充分利用中国法学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统筹各方力量,对于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王守安副主任指出,中国法学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向联系紧密,尤其是合作研究机制的建立,使中国法学会课题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更有利于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转化应用。
  
  
司法部研究室王公义主任
  
  司法部研究室王公义主任认为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制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法学会课题管理办法(讨论稿)》包含了中国法学会课题管理的成功经验,显示了严密的课题管理程序,体现了较高的课题管理水平。
  
  国务院法制研究中心赵振华副主任指出,中国法学会对于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各项工作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双方交流比较充分,中国法学会课题成果是健全行政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参考,其中有些被立法直接采纳。四年前,中国法学会与国务院法制办建立了合作研究机制,这为法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希望今后双方加强合作联系,关注政府法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候晓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候晓光同志认为围绕立法开展研究应当成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一向支持中国法学会课题管理工作,同时也感谢中国法学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供课题研究成果,全国人大对于中国法学会提供的课题研究成果十分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家福研究员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他认为,法学研究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能光讲空话,应当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法学研究要有创新,法学研究搞得好,能够促进法治昌明。只有法治昌明,才能实现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在这方面,中国法学会要带个头,引领法学研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推进法治建设向前发展。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法学会非常重视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术团体,中国法学会要繁荣推动法学研究,这是区别于其他学术团体的很重要的工作。繁荣法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组织课题研究。2009年中央批准中国法学会课题为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法学研究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并且,中国法学会已经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所有法学社团的管理单位,以后要成立新的法学社团,都需要向中国法学会提出申请。这对中国法学会促进法学研究繁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说,这几年中国法学会在课题管理上抓了三个环节,一是抓好选题,着力于解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二是抓好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三是抓好成果的推广应用,力争让研究成果转化到实践中,为实践所用。现在中国法学会课题不论是从数量还是在资助金额上较前几年都有大幅提高,2009年立项的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单项资助金额达到了50万元。今后,中国法学会将继续加大对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对于那些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战略布局的中长期项目要进行持续性研究。希望中国法学会各研究会要对本学科、专业的法律问题有全局性的思考,进行研究布局,集中力量出成果,并且为国家实践所用。
  
  中央政法委何慧新副处长
  
  教育部徐青森处长

  
  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杨震
  
  
中国政法大学徐爽博士
 
  
  
中国法学会会员部肖育斌副主任
    
  
北京市法学会研究部王秀海主任  
 
  
  
山东济南市法学会赵力军会长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山西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政法大学、烟台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27所全国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同志,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宪法学研究会、刑法学研究会等中国法学会所属研究会的代表,以及北京、上海、浙江、山东、辽宁、河南、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方法学会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学术研究处彭伶处长介绍课题管理工作情况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发言
  
  与会代表还听取了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学术研究处彭伶处长对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情况的介绍,听取了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李存捧副巡视员对《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讨论稿)》所作的说明,并就会议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周成奎副会长与参会代表交流
  
  会议结束时周成奎副会长表示,在中央各有关单位和高校、研究会、地方法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今后,在大家的继续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