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发展,就是党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自觉遵从党建规律,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实践,运用科学方法推动科学工作,不断促使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发展,不断强化党员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不断谋划党的建设整体协调推进,不断实现党的整体素质、能力与党所肩负的目标、使命和要求相适应。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科学理论、构建科学目标、掌握科学方法、强化科学管理、完善科学制度、形成科学体制机制,是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发展
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一个政党的永恒主题,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一个政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也是解决自身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所在。发展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其永葆自身先进性、实现长期执政的第一要务。党80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关键就是靠创新发展。党80多年来的历史,就是其自身创新发展的历史。时代总在进步,社会总在发展,形势总在变化,这就要求引领社会发展的执政党始终顺应历史的潮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推进自身建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的形势、任务。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里执掌政权、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就好比航海家驾驶航船在大海上搏击惊涛骇浪,自己不随机应变而企图以不变应万变,不积极进取,结果可想而知。世界各国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政党,无论资格多老、力量多强、执政时间多长,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其创造力必然会衰竭,生命力必然要停止。我们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工作必须改革创新。
因此,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不动摇、扭住发展不放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党的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和发展路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在党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面前,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才能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党员真正成为党内的主体
科学发展观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科学发展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奠定了人的主体地位,维护了人的主体权益,弘扬了人的主体价值,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党的建设科学发展上,就是要坚持以党员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坚持以党员为主体,就是一切依靠党员,千方百计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提升党员的素质,发挥党员的主人翁精神。各级党组织不仅要把党员当作奉献的主体、尽义务的主体、履行责任的主体,还应把党员当作履行党员权利的主体。要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满腔热忱地为党员、干部和人才服务,让他们有地方说话、有渠道诉求、有空间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不断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表彰优秀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坚持贴近基层抓党建、贴近实际抓党建。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在教育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教育管理,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使每个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党的建设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科学、合理、有预见性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员、组织、干部、班子、人才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一起抓,确保党的建设持续健康稳步地发展。
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目标,在整体谋划推进党的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党的建设的战略地位,落实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把握党的建设的工作重点,明确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推进党的建设的实施方略。
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协调发展。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统一协调起来;把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协调起来;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协调起来;把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与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协调起来;把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与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统一协调起来;把党的整体建设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党员个人素质的提高统一协调起来;把党的经常性建设与阶段性建设统一协调起来;把从严治党与惩治腐败统一协调起来;把坚持依法治党与坚持以德治党统一协调起来。正确处理本位与全局、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数量与质量、办点与抓面、共性与个性、成本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等关系。
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可持续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和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决定着党及党的建设的可持续性。党的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保持和发展党自身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是一个先进的党,这并不意味着党就没有丧失先进性的可能;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这并不意味着党的执政地位就能一劳永逸;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这并不意味着党不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和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过去密切不等于现在密切,现在密切不等于永远密切。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阶级基础及群众基础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
四、坚持统筹兼顾,自觉遵循党的建设客观规律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运用到党的建设科学发展之中,就是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过程,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其中的复杂关系,按照系统集成的方法来谋划和运筹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多种要素和多方面内容。党的建设统筹兼顾,要求党的建设的各要素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要正确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思维方法,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综合平衡,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系统工程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要处理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要统筹整合党的政治资源,进一步强化党执掌政权的功能、代表人民利益的功能、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功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等。要统筹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发挥党组织对社会各类组织的领导和带动作用。还要统筹整合人才、教育、信息、场所等社会资源,提高为党的建设服务的整体效能。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影响和制约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不断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发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使党的各方面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宁夏自治区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执笔:宋建钢 王大力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