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人物 > 文章详情
臧克和——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13 作者:社科网 来源:社科网

1956 年5月6日出生于山东诸城,史学博士,招收指导古文字学、汉语文字学及其应用方向博士研究生。2000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全国语标委汉字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府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

近年主要著作:
《中古汉字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说文解字新订》,中华书局,2002年9月。

主要学术论文:
*《战国楚简所见不同地域自然灾异观念——有关齐鲁楚等地简文比较》,韩国语言学会《中国言语学》2009年。
*《祝由与攻敓》(德语),《袖珍汉学》,2009年第1期。
*《释“以其故敓之”——兼及战国楚简祝由词结构意义》,《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4期。
*《形声发展与认知机制》,美国爱荷华大学首届国际汉语应用语言学研讨会,2008年4月。
*《书体发展与文体自觉——魏晋南北朝书体发展的社会因素及社会功能》,《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
*《唐抄本字书所存楷字字迹关系选析》,《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
*《楷字的时代性—贮存楷字的时间层次问题》,《中国文字研究》第8期,2007年9月。
*《楷字的区别性—楷化区别性的丧失及其重建》,《中国文字研究》第9期,2007年12月。
*《结构的整体性——汉字与视知觉》,《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3期。
*《<原本玉篇>与<万象名义>反切用字比较研究>,韩国语言学会《中国言语学》,2006年5月。
*《楚简□□与“割申”、“周田”联系及相关问题》,《古文字研究》第26辑,2006年10月。
*《鱼鼎匕铭文有关器名性质新释》,《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5期。
*《金文杂考》,《古文字研究》,2004年10月。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所引<尚书>文字考》,《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
*《上博楚竹书中的“诗论”文献及范型》,《学术研究》,2003年9期。
*《<尚书>“诰”字考》,《中国文化》,2002年第19、20期合刊。
*《<尚书>文献用字札记》,《文史》(第57辑),2001年9月。
*《尚书•召诰“生子”试释》,《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句样”札迻》,《北方论丛》,2001年第1期。

主要承担项目:
• 上海市领军人才专项资金,沪人专字[2007]53号,上海市人事局,2007.12-2010.10
• 简帛文字与方技祭祀,50150018国际合作,德国科学研究联合会(DFG),2006.10-2007.10
• 楷字发展及资源调查,2006BYY00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6.10-2009.10
• 唐宋字书收字时间层次研究,05JJD7401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5.12-2008.12
• 出土古文字与古文献语料库,[2001]2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2001.12-2004.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