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北京大学
2010-12-13
作者:社科网
来源:社科网
现任职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教育与学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87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学士,1984
研究兴趣
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金融体系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与亚洲经济
奖励
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1994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John Logan数量经济学奖,1990
担任过的主要职务
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2000-2009)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经济系:研究员(1994-1995)、高级讲师(1996-2000)、中国经济项目主任(1996-1998)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General Mills金融与经济学国际讲座教授(1998-1999,一学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世界银行访问研究员(1996,三个月)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7-1990)
其他学术兼职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经济与政府学院教授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2008-)
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论文指导老师(2005-)
学术杂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编委会委员(2003-)
上海《新财经周刊》顾问(2003-)
香港岭南大学国际银行与金融硕士项目名誉顾问(2001-)
亚洲经济论坛成员(论坛先由哈佛大学后由哥伦比亚大学、韩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和日本庆应大学等主办,每年在美国和亚洲举办两次研讨会)(2001-)
政策咨询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亚洲应对美国次债危机的政策,2008
亚洲开发银行,亚洲金融危机十年之后的汇率政策与资本流动,2007
参加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香港和越南等中央银行和政府召开的金融机构经济学家政策咨询会议,2000-
中国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1999-2000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私有制与企业改革,1999-2000
世界银行,越南农村发展战略,1998
联合国开发署,中国融入世界经济,1997-1998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移民压力,199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的增长与通货膨胀,1995
经合组织,中国的贸易改革以及对经合组织成员的影响,1994-1995
经合组织,中国的粮食与油料作物部门,1994
亚太经济小组,亚太经济框架,1990-1998
世界银行,中国的农业价格政策,1987-1988
发表的作品
专著
Growth without Miracles: Reading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era of reform, co-editor with Ross Garnau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513 pages).
China’s Last Steps Across the River: Enterprise and bank reforms, Asia Pacific Press, 2001(236 pages).
应用数量经济学,与宋立刚合著,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易纲、海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49页)。
Agricultural Reform in China: Getting institutions 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225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