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6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在羊城广州举行。来自全国14所外语院校以及全国985、211工程综合性大学外语界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探讨新形势下繁荣发展外语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路、新举措,谋划“十二五”外语院校科研的创新发展。
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魏贻恒处长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王玉学副巡视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隋广军书记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张东刚副司长作了专题发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副校长对大会作总结性发言。
大会现场
会上,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深入解读了即将启动的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新思路、新举措进行了阐述,并对外语院校的新任务、新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指出,外语类院校在中华文化和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过程中,作用不可替代。要充分发挥外语类院校的特色优势,认真谋划、分类指导,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学术交往的能力,为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张东刚副司长做专题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在致辞中说,2009年,首届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我们将延续北京年会的良好开端,围绕年会主题,共谋外语院校的科学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直以来都把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事业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他希望,通过本届年会,透过与会代表交流切磋,共同探索外语院校的未来发展之路,更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不吝施教,对广外的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致欢迎辞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玉学在讲话中指出,广东省作为对外的窗口,开放性质凸显,广东经济的发展急需优秀的外语复合型人才,这就对各高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通过大会共同探讨外语高校发展新思路不仅对于广东省,甚至对于全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寄语各高校以此为契机,共同交流,认真谋划,抓好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实现外语高校的“快发展,大突破”。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玉学讲话
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等领导就围绕外语院校如何谋划“十二五”,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结合本学校、本单位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作了主题发言,集中阐述了如何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更好地推进外语院校和外语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升科研整体实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分组交流中,代表们还就“十二五”期间外语院校如何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实现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助发展,加强科研规划和创新团队建设,探索外语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推进学术国际传播与合作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改革和发展的规划、思路和方法上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外语学科是大学学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学校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国际化的保证,是学生多元文化素质的保证,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在新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外语类院校与外语学科应不负使命,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积极推进社会科学走出去,为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提到,此次会议召开恰逢其时,国家近期颁布的相关纲要为外语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她希望各院校能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校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急国家之所急”,把国家的发展与需求作为开展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最后,她感谢教育部领导对外语院校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以及与会专家领导的到来。“虽然会期短、内容多,但组织严密、秩序井然、成效显著。”她高度肯定了广外的会议组织工作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做总结性发言
仲伟合为本次大会致闭幕词。在讲话中,他首先对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此次大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专家云集,议程紧凑,亮点众多,成果丰硕,在改革发展规划的思路及方法上带来许多启示与思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做闭幕辞
他指出,广外将加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凝练办学特色,努力发展科研和学科建设。他希望与会代表放眼“十二五”规划,将责任化为动力,共同创造外语院校美好的未来。
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