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在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说明》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段阐述再一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这次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精神。
当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前列,主要表现是国家发展日趋又好又快又强。好是指发展质量日趋健康,快是指发展速度世界前位,强是指综合国力日趋前列。无论如何强大,必须有一个基本标准——工人、农民必须富裕起来,这是由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性质所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主体仍然是中国工人阶级。这是有人类社会先进生产力主体所决定。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没有工人阶级,就没有工业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农民阶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没有农民阶级,就没有农业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知识分子是工人和农民的最亲密的力量,没有知识分子,就没有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工人农民劳动强度的不断下降,因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第一生产力;工人和农民是生产力最基本的生产力,是主力军。
从社会生产发展的角度说,工人农民是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劳动者。无论在社会人数上还是在劳动力量上都是最大多数。民富国强,民富是人民富百姓富,无论从人民的角度还是从百姓的角度,都是代表社会绝大多数的阶级或群体,工人、农民就是社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阶级或群体,又因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因此,即使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或行业,仍然没有改变工人、农民仍然是占绝大多数这个基本事实。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由于他们从事的劳动性质和强度都不同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特别不同于工人和农民,人数虽然逐渐增加,但比工人、农民还是少数。因此,富民的基本内涵必然还是基本的大众——工人、农民。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是世界很少的几个国家所享有,为此,中国人无论感悟与否,都是值得自豪和骄傲之本,但自豪不是自狂,骄傲不是傲慢。同时,又必须清醒看到,无论如何,数千年文明终究是历史。历史是后人的镜子,历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演,但不能复制。“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指,执政者如果忘记了某一段带有教训性质的历史,或者说没有忘记但不汲取教训,在一定条件下,类似这段历史现象就可能再度发生或者称为重演。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前29年的执政重点集中突出了政治,目的是巩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生政权的政治和思想基础,这个政权的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权性质定位在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共产党纲领的本质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在历史和现实人类社会中,工人和农民一直处在人类社会人口的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跟旧中国比,新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但由于过度强调阶级斗争,脱离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犯了严重左倾错误,从而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相对缓慢。即使如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老一代领导集体和那个年代人民大众心血、汗水的劳动成果,这是那个年代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和建设者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当代永远不要忘记前人的贡献,特别是伟人和劳动人民的贡献。后30年的执政重点突出了经济,目的是加强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需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历史倒退。人民政权的性质要求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幸福生活定位在人民生活必须品的日益丰富,国家物质基础的日益雄厚。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共同富裕,至少是绝大多数人的富裕,即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政治纲领和基本路线,尽管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存在各种格样的干扰、风险和挑战,历史重演的危险始终警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甚至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谷和国内出现思想混乱之时,也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信念和意志。
当今世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人和农民人数比过去有所减少,但仍没有改变多数人口的地位。在当代中国,工人和农民仍然是国家的基本群众,人民和百姓称谓不同,但都是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是社会的绝大多数。这个群体内的绝大多数又是工人和农民,因此根据这个很简单的常识,完全可以认定,工人、农民没有富就不能叫富民,只有工人和农民富起来,才是人民富起来或者称百姓富起来,换句话说,只有工人农民富起来,才是真正的民富。
这次五中全会的精神处处体现大发展、强富民、主公平,其实质就是把来源于人民奋斗的改革开放成果还原于人民,把工人、农民和各阶层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共享于劳动者,把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奋斗、正义的伟大精神和物质财富,体现于人民的愿望与需求之中。分配、住房、医疗、教育等党和人民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充分的体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广泛赞誉会议的召开和“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期盼会议精神真正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之中并尽快得到实施,让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尽快富起来。
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说明》中,我们感觉到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工人长工资、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农民增收入,我们感觉到全国百姓走向更幸福正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形成亮丽的道道风景,美好蓝图正在新的五年规划制定中形成耀眼的朵朵彩云,人民大众期盼着“富民”规划的早日实现。富裕生活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中国人民的富裕生活是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梦想。千年中国,盛世千秋,百年中国,盛世如春。只要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不变,只要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优良传统不变,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工人、农民和广大知识分子,团结一切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和建设者,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只要不发生战争,就坚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为人民是根本,同时不断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就一定在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一个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中华民族一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复兴。(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