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简历:
1972-1977 在海军部队服役,任测绘班长。
1982.1 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
1982-1986 在河南大学工作。
1986-1990 南开大学经研所博士研究生,
1988-1990 获澳大利亚政府奖学金以博士生联合培养名义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进行博士论文研究。
1990 获博士学位,任河南大学地理信息实验研究室主任。
1991.6 被聘为亚洲开发银行中国西南部综合开发项目专家。
1993 被破格评为教授。
1994-2002 任河南大学地理系(环境与规划学院)主任(院长)。
1995 被聘为亚洲开发银行河南西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地调查组组长。
1995-1997 被聘为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客座教授。
1997.6-1998.2 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研究员。
1998 被聘为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1999 被聘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1.9 任河南大学副校长。
2003.10 经公开选拔任河南财经学院院长。
2005.12-2006.6 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
学术研究:
李小建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7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8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将国际前沿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出版(含合作)著作20种。主要学术贡献领域包括:
(1)开拓并建立中国的公司地理学。1990以来,发表系列论著系统提出公司地理学理论框架。带动一批中青年学者,形成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公司地理方向,从新的角度推动着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主编的《经济地理学》,首次按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来设计其结构体系。全国高校广泛采用,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发展了人文地理的微观研究方向。从多个方面开展了微观尺度方向的研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上,将大比例尺地形高程模型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数据结合,构建了从点位(site)角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从全国县域单元研究区域差异并取得新发现;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中国欠发达区区域发展。
(3)系统进行人文地理空间网络研究。提出企业网络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结合中国实际,在农村中小企业网络与区域发展,国有、外资等大型企业空间网络演化,企业联系与区域创新及增长极发展等方面,均提出有开拓意义的观点。
(4)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曾10次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讲学。积极倡导并首次主办“新经济地理学”国际研讨班。主持或参与4项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开发署(UNDP)等机构的国际项目。将国际前沿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内外发表系列论文。近年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有的在首篇发表,有的被国际著名学者称为“开拓性的”。由于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难度较大,这些成果在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国际化和提高国内经济地理学家国际学术地位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术兼职:
先后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副主编,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地理学报》、《人文地理》等期刊编委;《经济经纬》主编;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土地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
荣誉:
1975在海军部队因测绘业务突出,立三等功一次,并多次获嘉奖;
1980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三好学生;
1988经考试选拔获澳大利亚政府奖学金;
1992.11被河南省教委评定为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1993.1被评定为河南省优秀专家;
1994.9获河南省高校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奖;
1995.9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96.8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8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教授课程:
经济地理学,公司地理学,区域发展研究
招收博士研究生专业及方向:
(1)人文地理学专业:企业与区域发展方向;
(2)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工业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