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首批985大学校长联谊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中国的大学校长可能是最累的校长。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组织制度、决策过程不明晰,很多事情都需要讨论。如果哪一天校长也可以去打打高尔夫、喝喝茶,学校也就治理好了,因为那就意味着有了明晰的规则。(10月18日《人民日报》)
高校校长埋怨累,并非第一次。2004年,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坦言,“做校长很‘心’苦”。曾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杨叔子院士更是如此抱怨:“校长不是‘人’当的。”校长为何会如此之累?答案早就有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认为,中国的校长更像幼儿园的老师或是一位家长,所有问题都要自己扛。无独有偶,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认为,(校长)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几乎是“从摇篮到坟墓”,评职称、分房、下岗等等,还有和各级政府部门打交道,都要亲历亲为。顾秉林则认为,校园内部的一些治理结构(出了问题),导致校长整天忙于处理具体事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时间从长远需要、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思考。诸如此类的答案,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显然并不全面。
人为何活得累?有网友总结道:1。太看重位子;2。老想着票子;3。不停地倒腾房子;4。时刻装着君子;5。爱思谋着裙子;6。总划着圈子;7。放不下架子;8。撕不开面子;9。眷顾着孩子;10。常常装孙子。用这些原因悉数套在大学校长身上,并不完全契合,但在笔者看来,有一些还是比较准确。
比如,太看重位子。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校长分别对应着一定的行政级别,比如副部级、正厅级……近年来坊间一再呼吁打破这种级别,国家也提出了“大学要取消行政级别、去‘行政化’”的方向。但有些校长不以为然,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不赞同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他认为,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如果整个社会环境不变,又没有别的制度设计,单单把学校行政级别取消,学校与社会沟通对接怎么解决呢?这种言说貌似有理,但经不起推敲。显然,如果大学校长老是倚重和看重行政级别,必然心累;同时,看重位子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为了不失去位子,必然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失去应有的担当,这也会很累。
还比如,老想着票子。此处所谓的老想着票子不是揣入自己腰包的票子,而是为大学找钱。在今年的两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语出惊人,称自己“就像丐帮帮主,得到处找钱”,因为“清华大学也很缺钱!”无独有偶,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认为,大学校长应该做的除了开会,就要出去给学校弄点钱。翻检显示,几乎没有大学校长不为钱发愁的。有人说,大学校长必须有能力筹钱。还有人说,不会筹钱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打量这种观点,应该理性看待,因为老是依赖教育投入,理所当然地大花纳税人的钱,并不是什么好事,国外多数校长就善于筹钱,而不是依赖政府。但是,筹钱一定累,特别是高校美誉度不高,不值得信任,没有号召力,如此大学校长也累。
再比如,常常装孙子。装孙子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说明了大学校长的不自主和被干预之苦。比如,教育评估就让大学很累、校长很累。多年前,时任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就啧有怨言:“现在对高校的各种评估检查实在太多了!”评估多而滥,让高校苦不堪言,并因此滋生了造假迎评之风。时认中科大校长朱清时疾呼:高校评估该停了。因为,“青年教师觉得你校长也是道貌岸然的,你们集体作弊,欺骗教育部,欺骗专家组。学生会觉得你们老师也在作弊,还让我们帮着你们作弊。学校还有什么道德力量去要求年轻人不作弊呢?”说白了,无休止的评估,就必然让大学校长累得喘不了气。当然,这种行政化的过度干涉,不只体现在评估上,还有很多方面。
此外,大学校长累,也与“不务正业”有关。据报道,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校长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主要职责很明确: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吸引 “精兵强将”,获得充足经费。比如,美国大学校长上任前就已基本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而做了校长,就必须放弃学术研究;再比如,为了使校长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德国柏林的大学教育法禁止校长在任期内从事任何教学和科研。反观国内,不少大学身兼数职,还要带博士生什么的,能不累吗?此外,一些无谓的活动也得参加。统计显示:根据清华大学2009-2010学年度的校园新闻进行不完全统计,可以发现,校长在这个学年,接待来访的国内外学界、企业界、政界人士26次;外出访问考察7次;参加校外活动6次;参加校友会3次;向政府部门汇报工作2次;视察工地1次,为工程奠基1次。此外,校长出席校内活动 30余次。(7月14日《北京晚报》)诸如此类,能不累吗?
反观大学校长的累,有的累是必须的,是其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有的是不必要的,比如带研究生,出席与高校无关的商业场合。更值得探究的是,不少时候的累,与教育行政化有关,比如面对无休止的考核,当行政过多敢于高校,当高校内部同样行政主导一切,校长怎么可能不累?不少校长认为,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是国内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前提。因此,校长们喊累,应该倒逼高校改革、教育改革,使大学相对纯粹些,使权力之手少一些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