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高校管理离“世界末流”有多远
2010-10-20
作者:晏扬
来源:新闻晚报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规定,学生上课必须背书包,把书、笔、笔记本装进书包内,不准夹着几本书进课堂,学校将安排人员到教学楼检查,凡没遵守规定的学生将被批评教育。学院方面表示,要求学生背书包进课堂是学风建设的一部分,希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10月14日《华西都市报》)
学生背不背书包进课堂,既无关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也无关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只关乎学生的自由选择与管理者的个人喜好。管理者喜欢看见校园里满眼都是背书包的学生,于是要将个人喜好变成所有学生的喜好;管理者认为背书包进课堂是个至关重要的学风问题,于是就将个人意志强加给所有学生。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没事找事、漠视学生意愿、压制学生个性自由,这些正是高校管理者的普遍“癖好”,他们不知道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结果是该管的事情不管或没管好,却在不该管的事情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大学校园应该是最宽容个性自由的地方,也是最应该讲求科学管理的地方,因为学校的管理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可以想象,如果学校管理者动辄自以为是、刚愎自用,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不是如此;如果学校管理者习惯于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能沾染这种习气;如果学校管理动辄没事找事,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若是做官,恐怕也习惯于拍脑袋、瞎折腾;如果一所高校漠视学生的正当权利,那么其“熏陶”出来的学生也可能视他人权利如无物……这就是背不背书包进课堂之类的小事背后的大问题。我们很难想象,不尊重学生的高校能够培养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同样,正当权利经常被践踏的学生,将来怎么可能拥有平等、互助、理解、宽容等优秀品质?
从这个角度看,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国民素质问题,大多可从学校教育那里找到根源——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滥用权力的官员,那么多侵犯他人权利的事情,那么多缺乏尊重和平等意识的人,看看各级学校的管理水平就可知一二。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管理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不是取决于教学质量,更不是取决于硬件设施,而是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水平。
我们一直声称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是,没有一流的高校管理,怎么可能造就一流的高等院校?从没听说过哪所世界一流大学会出台学生上课必须背书包之类的规定,若是让国外同行看到,岂不要笑掉大牙!这样的高校管理水平,不要说离“世界一流”有多远,还是看看离“世界末流”有多远吧。(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