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人民币应该升值
2010-10-19
作者:张珍
来源:
6月12日,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出席了在山西永济召开的“小额金融创新与农村发展研讨会”,他此次的身份是非营利公益机构北京富平学校的创办者之一。这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一出现,便很快吸引了各大媒体的目光。其实,从1990年激烈辩论中被坚持计划经济的人们“赠送”贬义绰号“吴市潮开始,吴敬琏便从未摆脱过媒体的聚焦和不少人的非议。
此次论坛上,《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到了这位老人。“我一直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吴敬琏说到,而这也是他被人叫做“卖国贼”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内政策已很被动”
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
同时,国家发改委也预计,6月份CPI环比将继续小幅下降,但由于翘尾因素影响的增强,同比仍将小幅温和上涨,上半年的CPI涨幅可能在2.6%左右。
“我不买菜,但是知道菜价涨得厉害,5月份3.1%的CPI数据可能统计得不是太准,事实上,老百姓的反应远比这个数据要严重。”吴敬琏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
而对于最近此起彼伏的加息传闻,吴敬琏认为,最近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前几个月,政府一直不加息,是因为热钱流入国内相对比较多。而最近几个月,热钱的流动情况有了一定变化,由于欧元贬值,以及持续近一年左右并且愈演愈烈的‘投资移民潮’,国内热钱明显减少,而且开始呈流出趋势。”因此,吴敬琏认为,政府之所以不加息,是为了防止热钱重新流入国内。
在吴敬琏看来,加息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汇率问题,“目前,国家的整个宏观政策都变得很被动,主要原因就是汇率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但是中国又不愿意升值,所以就要发钞票收购外汇。热钱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流进来的,外界
估定人民币要升值,所以就进入国内。”
“应该恢复弹性汇率”
之前,吴敬琏被不少人骂作“卖国贼”。“我一直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吴敬琏笑言,这是他被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这是完全不懂经济学的一种看法。人民币低估的结果是我们在补贴美国人。”
“老是拖着不升值,总有一天会拖不下去。中国一方面需要加快升值,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产业提升。”吴敬琏认为,人民币快速升值对经济确实会产生较大冲击,但是慢升就会产生预期。其实,是升值预期会引起热钱流入,而不是升值会引起热钱流入。
2003年,国内的讨论就是是否恢复弹性汇率,因为恢复带来的结果一定是人民币升值,不过当时人民币低估得很少。
“事实上,中国本来就应该是恢复弹性汇率。”吴敬琏告诉记者。
其实,在吴敬琏看来,人民币即使升值,对于提高进出口不一定有很大影响。
“市场决定产业结构”
在不止一个场合,吴敬琏谈话时都流露出对中国会的像日、韩那样陷入资产负债表危机中而担忧,对权贵资本经济在
中国抬头威胁的担忧,以及中国制造业因为升级速度不够快而陷入危机的担忧。
在吴敬琏看来经济出现问题不一定是二次探底,最怕的就是泡沫一下子崩溃,即资产负债表危机。
吴敬琏给记者解释了资产负债表危机的理论,即在资产负债表中,一边是债务,另一边的资产很多却不存在,这样,整个表就不平衡了,只能通过赖掉账务来平衡这个表,这样一赖账,很多其他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就出问题了。
5年前,吴敬琏写了一本书———《中国增长模式的抉择》,谈的是如何优化市场结构。而如今,国内也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各种各样的行业重组,对此,吴敬琏并不看好。
“调结构的说法很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现在的提法给人的印象就是主要通过政府来调。其实,结构的优化首先是市场,政府在其中只起到一部分作用。”在吴敬琏看来,现在部分产业被认为是过热,需要向下调,但就在几个月前这些产业很可能还是支柱产业,是政府要往上调的。
“政府没有能力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结构,产业的调整最终还是应该市场化,按照市场规律去自己调整。”吴敬琏告诉记者。
“资源整合可以借鉴国外”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国一次能源的70%恐怕仍要依靠煤,总的来说要提升产业,即提高效率。提高煤的生产效率,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多联产,即把煤变油或者变碳氢化合物。”对于2009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做法,吴敬琏表示,“资源整合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竞争来完成。”吴敬琏认为,由于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有一定的合同关系,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来规范市常比如,收购兼并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只需要将规则定好,对污染、安全等各方面进行制度监管。
在吴敬琏看来,具有约束力的市场规则制定起来其实并不难,“早在19世纪之时,美国的状况和现在中国遇到的状况几乎是一样的。国外搞了几百年了,借鉴一下经验是可以的。”